•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自由与美的变奏——解读《荷塘月色》的现代性

    时间:10-14 10:26: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诗词赏析阅读:8779

    概要:【作者】马红【内容提要】 河北玉田一中 马红 064100读中国现代散文必读《荷塘月色》。它“不事铺张,不事雕琢,意随笔到,笔借目传”(明张岱《跋寓山注二则》),不仅在语言和文体上实现了对古典散文的超越,也在其道德观和审美观上实现了超越。一、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军事北伐,政治(封建、独裁)南征;既不愿为能取得将来的“五斗米”而“折腰”,又能“归去来”:现代中国的读书人已不可能远离尘嚣,适意地为自己找寻精神家园。“为颂则伤其行,为讥则杀其身”的时代,令朱自清先生欲说还休。来到荷塘,在“另一世界”里作者的心情旅行似乎是越来越愉快,但荷塘周围的一切不和谐的事物都会扰乱作者的心绪,“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的“热闹”使作者回到现实心境,叹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沿着荷塘……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拨开典雅的措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想象出月

    自由与美的变奏——解读《荷塘月色》的现代性,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
    【作者】马红【内容提要】
      河北玉田一中   马红   064100

    读中国现代散文必读《荷塘月色》。它“不事铺张,不事雕琢,意随笔到,笔借目传”(明张岱《跋寓山注二则》),不仅在语言和文体上实现了对古典散文的超越,也在其道德观和审美观上实现了超越。

    一、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军事北伐,政治(封建、独裁)南征;既不愿为能取得将来的“五斗米”而“折腰”,又能“归去来”:现代中国的读书人已不可能远离尘嚣,适意地为自己找寻精神家园。“为颂则伤其行,为讥则杀其身”的时代,令朱自清先生欲说还休。

    来到荷塘,在“另一世界”里作者的心情旅行似乎是越来越愉快,但荷塘周围的一切不和谐的事物都会扰乱作者的心绪,“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的“热闹”使作者回到现实心境,叹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沿着荷塘……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拨开典雅的措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想象出月色下的荷塘是多么的平常:一个幽僻的水塘,几朵白花,满眼的叶子。即使从经过这位散文家艺术加工过的荷塘,我们发现的诗意美也是相对有限的,而且有些须单调之感。但是朱自清先生静对着这荷塘,竟然从这一片“田田的叶子”,数枝“白花”,不绝如缕的“清香”中发现了别人所未曾发现的东西——美,嚼菜根而有味。

    我们很容易因他的这一段文字而“误入古典深处”,将这种心境理解为名士的闲逸,进而将这种人生趣味理解为名士的风度。只要想一想周作人们小品文的雅士闲情,就可以清楚这是对“荷塘月色”的审美误读。李广田曾评价说:“在当时的作家中, 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能够有这样的“满月的光”,能够有这样的“曲曲折折的荷塘”就足够了吗?

    一个穿长衫的朱自清走在小煤屑路上,脚步悠闲又迟疑。路灯光如渴睡人的眼。

    二、新的审美眼光和生活向往

    一条幽僻的小路与它所环绕的“另一世界”的荷塘月色形成一种张力,笼罩全文。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很多人认为这一句是败笔。描写“荷塘月色”的高潮部分会有这样刺眼的败笔吗?杨柳的“倩影”是“稀疏”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 [2]  下一页


    Tag: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