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必修一试卷:人教版必修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1-24 13:17:5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语文试卷阅读:8138

    概要:10.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才能获得教养。B.读书人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人格,没有个体,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C.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因此,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的追求为前提。D.读书是个人的心智活动,人的性格各有特点,读书的体会、感悟也有所不同,获取教养的途径也就不一样,形成的人格也各不相同。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①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

    必修一试卷:人教版必修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标签:免费语文试卷,http://www.laixuea.com
      10.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才能获得教养。
      B.读书人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人格,没有个体,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C.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因此,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D.读书是个人的心智活动,人的性格各有特点,读书的体会、感悟也有所不同,获取教养的途径也就不一样,形成的人格也各不相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①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②。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③人往,不一④。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释:①鲦(tiáo):一种细长的淡水鱼。②雊(gòu):野鸡鸣叫。
      ③黄檗(bò):一种中药。④不一:不详说,古代书信结尾用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山殊可过经过B.复与疏钟相间夹杂
      C.步仄径狭窄D.多思曩昔从前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与山僧饭讫而去复与疏钟相间
      吾尝终日而思矣物与我皆无尽也
      然是中有深趣矣因驮黄檗人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因坐法华西亭
      13.本文重在写景,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实写冬日景致的一项是
      ①景气和畅②清月映郭③露湿青皋
      ④村墟夜舂⑤吠声如豹⑥白鸥矫翼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④⑤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景,调动了视听两种感官,层次井然,动静和谐。既有现实之景,也有想象之景。
      B.“此时独坐,僮仆静默”,看似存在僮仆虽在身边,作者却说“独坐”的矛盾,其实是反映了作者精神上和僮仆隔膜,格外思念裴迪的状况。
      C.文中描绘的冬景照应“和畅”二字,没有肃杀之感。但王维不喜欢山中的冬景,而对春景充满了向往。www.laixuea.com
      D.王维不署名“王右丞”,却署“山中人”,表明作者热爱大自然,将自己看成大自然一员的价值追求。
      第Ⅱ卷(共108分)
      四、(24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6.阅读《采薇》最后一章,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诗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②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采薇》写得最精彩的是最后一章,尤其是“杨柳依依”等几句,看成是罕见的妙笔。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5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格1分)
      ①苟以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④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语文试卷免费语文试卷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