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教版初三下册(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 》教案

    时间:11-23 02:08:39来源:http://www.laixuea.com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阅读:8401

    概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学方法1.朗读法2.点拨讨论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

    人教版初三下册(九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两首 》教案,标签: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http://www.laixuea.c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yin,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