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针对数模竞赛和文计大赛比赛时间短等特点,赛事组委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长时间、全方位的前期宣传,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对于重点参赛院系,校团委专门制作了参赛指导手册,发放到学生宿舍,并通过学生科创网为比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畅通的信息平台。本届数模竞赛共有109支团队、327名同学报名参赛,较去年的95支团队有较大突破,创历史最高记录,参赛的院系、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团队数量也达到22个,涵盖信管、历史、法学、哲学、光华、外语、经济、新闻、元培、艺术、教育、马院等12个院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www.laixuea.com 第二,设置特别贡献奖,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为庆祝建校110周年,鼓励参赛同学开展与发展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本届“挑战杯”竞赛继续设立特别贡献奖,并由“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向学校有关部门征集了20多个与发展前进的实际状况相关的重要课题,确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系列赛事工作总结报告,标签: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语文教学工作总结,http://www.laixuea.com针对数模竞赛和文计大赛比赛时间短等特点,赛事组委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长时间、全方位的前期宣传,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对于重点参赛院系,校团委专门制作了参赛指导手册,发放到学生宿舍,并通过学生科创网为比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畅通的信息平台。本届数模竞赛共有109支团队、327名同学报名参赛,较去年的95支团队有较大突破,创历史最高记录,参赛的院系、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团队数量也达到22个,涵盖信管、历史、法学、哲学、光华、外语、经济、新闻、元培、艺术、教育、马院等12个院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www.laixuea.com 第二,设置特别贡献奖,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为庆祝建校110周年,鼓励参赛同学开展与发展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本届“挑战杯”竞赛继续设立特别贡献奖,并由“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向学校有关部门征集了20多个与发展前进的实际状况相关的重要课题,确定了“校园突发事件与高校公关应对机制研究”、“大学交通状况改进之研究”、“网络环境中的形象维护”等11个课题作为特别贡献奖重点资助课题,进一步增强了相应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申报特别贡献奖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收到特别贡献奖申报作品43件,较去年的27件有了较大增长。作品在内容上涉及教育教学管理、校园环境治理、形象维护、校园生活调查、心理状况研究等多个方面,参赛同学立足现实,细致观察,理性分析,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过程指导,提升竞赛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成效。
赛事组委会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注重以学生为本,强化对参赛学生的全过程指导,努力开拓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交流展示平台,着力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效果。
在竞赛组织方面,本届“挑战杯”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首次实现“挑战杯”网上申报和网上评审。为提高工作绩效,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外学术科创活动,本届竞赛首次建成并投入使用学生科创网。网站不仅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分享收获、共同进步的平台,以及更贴近学生需求、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和指导,而且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了作品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等功能,这使得整个竞赛评审工作更加高效、规范,受到了评委和参赛学生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扩大学术科创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届数模竞赛和文计大赛由校团委和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通力合作,校团委发挥组织优势,负责竞赛前期的整体宣传和组织工作,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则发挥专业优势,负责征集赛题、指导比赛、组织评审等工作,双方优势互补,配合默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充分保证了竞赛的组织水平。
在作品选拔与激励方面,本届“挑战杯”竞赛增设特等奖,并通过在制度层面将院系作品推荐名额、优秀组织奖评选资格等方面与参评作品数量相挂钩,增强比赛的科学性与激励效应,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增强第二课堂活动的育人成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挑战杯”竞赛的荣誉含量,“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在征得王选教授夫人陈堃銶老师同意的基础上,从本届竞赛开始设立“王选杯”,授予获得竞赛团体一等奖的院系,作为校内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团体奖的最高荣誉,以期让更多学生在王选先生精神的鼓励下,积极投入课外学术科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挑战中不断学习成长。
在参赛指导方面,“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一方面充分发挥作为组织单位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评委意见反馈给参赛同学,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指导。另一方面,针对参赛同学在竞赛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协同各院系团委举办了以“放飞创意,共舞青春”为主题的系列培训讲座,内容涵盖选题思路、文献检索、调查方法、答辩技巧等多个方面。此外,“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还利用20xx年“五?四”文化季之科技文化节开幕和110周年校庆周的有利契机,举行了20xx年学生课外学术科创成果公开展示,展现了学生课外学术科研的丰富成果,也为参赛同学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术、砥砺思想的广阔平台。
(四)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在国内外竞赛中展现育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