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禅宗“第一义”的本性便是“不可说”。有人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 向尔道,是第二义。” 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祥师提问,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说,“白菜三分钱一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个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莫名其妙,难以理解。其实,禅师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 第—义不可说,因为“无”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称之为“心”,就是强加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对它施加了限制。禅宗称之为落入“言筌”,即掉进了语言的网罗。’慧能有一个再传弟子马祖,曾有人问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马祖回答:“为止小儿啼。”问:“啼止时将如何?”日:“非心非佛。”另一个徒弟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与万物都无关系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由这一点来看,任何佛经也无法和第一义挂钩。因此,建立临济宗的义玄祥师曾说:“你如欲得如法所见,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
冯友兰《禅宗:潜默的哲学》阅读答案社科文试题,标签:现代短文阅读答案,http://www.laixuea.com 禅宗“第一义”的本性便是“不可说”。有人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
向尔道,是第二义。”
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祥师提问,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说,“白菜三分钱一斤。”或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个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莫名其妙,难以理解。其实,禅师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
第—义不可说,因为“无”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称之为“心”,就是强加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对它施加了限制。禅宗称之为落入“言筌”,即掉进了语言的网罗。’慧能有一个再传弟子马祖,曾有人问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马祖回答:“为止小儿啼。”问:“啼止时将如何?”日:“非心非佛。”另一个徒弟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与万物都无关系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由这一点来看,任何佛经也无法和第一义挂钩。因此,建立临济宗的义玄祥师曾说:“你如欲得如法所见,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
要识得“无”这个第一义的真谛,就是对“无”的意识,这是“识”。因此,修行的方法也只能是“不修之修”。传说马袒在成为怀让祥师的弟子之前,“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怀让-日将砖在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做什么?”师云:“磨作镜。,马祖云:。砖砖岂毙成镜?”师云:“磨-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由此而悟,乃拜怀让为师。
因此,按禅宗的看法,修禅成佛的最好方法便是“不修之修”。
行事为人,无所用心,就是说,一切顺其自然,叉玄祥师曾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许多一心修持的人,不’能照i样去故,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做法没有信'心。叉玄禅师说:“如今学者不得,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它万境回换,不得自由。”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修行的途径就是如此,那么这样进行修持的人和不从事修持的人还有什么区别呢?
对这问题的回答是:尽管吃饭穿衣是寻常事,要在做时无求无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拳例来说,人们通常喜欢漂亮衣着,当衣着受到别人称赞时,心底便不禁顾盼生姿、得意起来。这些都是由穿衣引起的滞着。禅师们所著重的是澄心凝思,一无滞着,这时,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自然便是修持。在开始时,或许要周一番心,才能做到无心无待,正如人若要想忘记一件事情,开始时需要提醒自己去忘记。到了后来,渐渐可以“做而无所为”,这时,就需要脱去那一层对自己的勉强,正如人最后忘记了他需要忘记。
(节选自冯友兰《禅宗:潜默的哲学》,略有改动)
5.下列关于“第一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禅师提问,禅师常常答菲所闻,这是人们认为禅宗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原因。
B.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说就掉进了语言的网罗,就是落入“言筌”。
C.马祖对于别人“即心即佛”问题的回答是:“为止小儿啼。”这个回答没有违背禅宗“第一义”不可说的原理。
D.义玄禅师说:“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任何佛经也无法表述“第一义”。
6.下列关于“修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租由此而悟,这个例子说明修禅的方法是一切顺其自然的“不修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