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D.狄仁杰查知因为越王李贞而犯罪的六七百家、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五千人都是无罪而被牵累的后,秘密奏报太后。太后听了狄仁杰的奏报,就特别原谅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丰州。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5分) (2)宁州父老迎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邪?”相携哭于德政碑下,设斋三日而后行。(5分)答案4. C.本立竟得罪 竟:最终、终究5. A解析:②写狄仁杰升职。③写狄仁杰代人任职。⑥写密奏内容。6. A 解析:原文内容非“几天后”。原文“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7.(1)解析:罪人,罪人的生命(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亏,亏损或使动用法;曲,曲意;忠贞,忠贞的人。 答案:陛下为什么要惋惜罪人性命,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警戒!(2)解析:迎,迎接;劳,慰问;活,使动用法,使之活;于德政碑,状语后置句。 答案:宁州父老迎接他们
九月(公元676年),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资治通鉴,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D.狄仁杰查知因为越王李贞而犯罪的六七百家、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五千人都是无罪而被牵累的后,秘密奏报太后。太后听了狄仁杰的奏报,就特别原谅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丰州。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5分)
(2)宁州父老迎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邪?”相携哭于德政碑下,设斋三日而后行。(5分)
答案
4. C.本立竟得罪 竟:最终、终究
5. A解析:②写狄仁杰升职。③写狄仁杰代人任职。⑥写密奏内容。
6. A 解析:原文内容非“几天后”。原文“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
7.(1)解析:罪人,罪人的生命(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亏,亏损或使动用法;曲,曲意;忠贞,忠贞的人。
答案:陛下为什么要惋惜罪人性命,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警戒!
(2)解析:迎,迎接;劳,慰问;活,使动用法,使之活;于德政碑,状语后置句。
答案:宁州父老迎接他们,并且慰问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使你们活下来的吗?”众人相互携手在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德政碑下痛哭,斋戒三日,以表谢恩后才离开。
参考译文:
九月(公元676年),壬申(初七),大理寺奏报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所犯的罪应当除去做官的身份,高宗特别下令要处死他们。大理丞太原狄仁杰上奏说:“两人犯的罪不应当处死。”高宗说:“善才等人砍伐昭陵的柏树,我如果不杀他们就是不孝。”狄仁杰仍然坚决请求不杀,高宗变了脸色,命令狄仁杰退出去,狄仁杰说:“冒犯皇上的威颜,正直极谏,自古以来都认为很困难。臣却认为遇到桀、纣当然困难,但遇到尧、舜却很容易。现在按法令所规定的,并不至于判处死刑,而陛下却特意要杀了他们,这使得法令不为人所信任,人们要怎么办才好呢?况且张释之说过:‘假设有人盗窃长陵的一抔土,陛下要怎样处理?’现在以一株柏树之故就杀了两位将军,后代人要说陛下是怎样的人物呢?臣不敢接受皇上诏令的原因,是害怕把陛下置于丧失仁义道德的境地,而且无脸见张释之于九泉之下的缘故。”唐高宗的怒气这才消解,权善才、范怀义被除去名籍,流放岭南。几天以后,朝廷提升狄仁杰为侍御史。
当初,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有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怎么可以让他有万里离别的忧愁!”于是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候两人不禁相对说:“我们难道自己不感到羞愧么?”以后两人和睦相处。
春季(公元679年),正月,己酉(二十八日),唐高宗来到东都洛阳。
司农卿韦弘机营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制作的规格雄壮华丽。上阳宫临近洛水,修造长廊连绵一里长,宫殿落成后,高宗迁宫前往居住。侍御史狄仁杰上书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奢侈无度,弘机因而被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依恃皇帝恩典,当权用事,朝中士臣都害怕他。仁杰奏报他作奸犯科的事,请求把他交付执法官吏处理,但高宗特别地宽恕了他,狄仁杰说:“国家虽然缺乏英才,难道会缺少王本立这类人吗?陛下为什么要惋惜罪人性命,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警戒!”王本立终于被判罪,从此朝廷士臣都不敢为非作歹了。
(公元688年)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查知越王李贞的同党,因此判处有罪的有六七百家,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催促要行刑。狄仁杰暗中奏报说:“这些人都是无罪而被牵累的,臣想公开地上奏,似乎在为叛逆者申诉,但是知道真情却不报,又担心乖违了陛下仁慈怜恤的旨意。”太后听了狄仁杰的奏报,就特别原谅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丰州。这些人路过宁州时,宁州父老迎接他们,并且慰问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你们的吗?”众人相互携手在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德政碑下痛哭,斋戒三日,以表谢恩后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