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李謩传|卢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924

    概要: C.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D.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廷乐师李謩的演奏独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遇到了身怀绝技却不为人知的独孤生,懂得了学无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说善于运用铺垫衬托的艺术手法,以“宾”衬“主”,以高衬高,用不同凡响的李謩,衬托出独孤生的神妙超绝。 C.作者善于创造意境,营造了一个与音乐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湖光山色的描摹或渲染气氛,或烘托演技,写景写人,情景相生。 D.为了突出独孤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用响遏行云、吹裂笛子来刻画他演技的高超,用听众的反应来突出演奏艺术的震撼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3分) (2)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李謩传|卢肇|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C.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D.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廷乐师李謩的演奏独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遇到了身怀绝技却不为人知的独孤生,懂得了学无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说善于运用铺垫衬托的艺术手法,以“宾”衬“主”,以高衬高,用不同凡响的李謩,衬托出独孤生的神妙超绝。
        C.作者善于创造意境,营造了一个与音乐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湖光山色的描摹或渲染气氛,或烘托演技,写景写人,情景相生。
        D.为了突出独孤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用响遏行云、吹裂笛子来刻画他演技的高超,用听众的反应来突出演奏艺术的震撼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3分)
      (2)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3分)
      (3)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4分)

    答案

    5.B(举:考中科举)
    6.C取独(A因为/凭借  B却/于是,就  D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处所,地方)
    7. C.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每划对两个得1分)
    8. D(错在“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为了突出独孤生技艺的高超,作者没有笨拙地继续描述他更高妙的笛声,而是让他指出李謩吹奏中有夷乐,并断定李謩师事龟兹人,还指出李謩演奏的失误,更“神机妙算”断定李謩的笛子都不管用。最后才描述独孤生的笛声。)
    9.(1)李謩认为他轻视自己,心里非常怨愤。(“轻””,“忿”各1分))
      (2)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处”译为“居住”1分,“率”译为“都”“全都”,1分。语句通顺1分。)
      (3)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杂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的朋友?(“杂”译为“掺杂”1分,“得无”译为“莫非”“莫不是”“难不成”“难道”“恐怕”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李謩是唐朝开元年间教坊里的首席吹笛手,近代没有人能超过他。一次,他有事请假到越州。公家、私人轮流宴请他,以便欣赏他的神妙本领。当时,有十位新中的进士寄居在州里。他们都有家产,于是凑足了二千文钱,准备在镜湖聚会,邀请李謩在湖上吹笛,想要欣赏他的风彩,尤其警人神智。因为钱多人少,就相约各带一位客人。其中有一个参加聚会的人,到了晚上才想起这事,没有时间去请别人。他的邻居是个独居者,年龄很大了,长久住在乡下,不懂人情世故,有几间茅屋,乡人都他称为“独孤丈”。于是就带着他赴会。

        到了聚会的地方,只见碧波万顷,景物都非常奇特。李謩以手拂笛,游船慢慢地划向湖心。此时,云雾淡淡,草木茂盛,微风吹拂着水浪,波澜陡起。李謩捧笛吹奏,笛声开始响起后,云散雾收,水面和草木阴森森的,仿佛有鬼神降临!船上的宾客都赞叹不已,都认为天上的音乐也比不过他的笛声。独孤老丈却一言未发,在场的人都很不高兴。李謩认为他轻视自己,也非常怨愤。过了好一会儿,才又静思吹奏一曲,曲调更加奇妙超凡,在座的宾客无不赞赏惊骇,独孤老丈还是一言不发。请他来的人深感羞愧后悔,对众人说:“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在座的一起责备独孤老丈,老丈依然不语,只是微微一笑而已。李謩问道:“你一言不发,是轻视鄙薄,抑或是一位高人?”独孤老丈这才缓缓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音乐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