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荀子·非相篇|人有三不祥》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139

    概要: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9.用/给文中打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3分) (2)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3分) (3)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4分)6.C(此处“察”应解为“明显,清楚”。)7.A(A都为转折连词“却”。B介词“因为”/连词“因为”。C转折连词“却”/并列连词。D介词“比”/介词“在”。)8.D(联系全文可知用“五帝”“禹汤”的例子用来浣明的是要法后土,因为先王的很多东

    《荀子·非相篇|人有三不祥》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C.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9.用/给文中打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3分)
        (2)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3分)
        (3)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4分)

    6.C(此处“察”应解为“明显,清楚”。)
    7.A(A都为转折连词“却”。B介词“因为”/连词“因为”。C转折连词“却”/并列连词。D介词“比”/介词“在”。)
    8.D(联系全文可知用“五帝”“禹汤”的例子用来浣明的是要法后土,因为先王的很多东西会因为时代久远而湮没。)
    9.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每两处1分,全对3分)
    10.
       (1)既然这样,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只是因为(生长)两只脚而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所区别)。(注意:然则,特,辨)
       (2)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注意:以,微,此之谓)
       (3)那些乱说话的人说:“古今是不同的情况,它们用来治理乱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也可意译为:治理国家的方法也不同)。”于是普通人就被迷惑了(于是普通人就糊涂了)。(注意:妄人,异道,众人,惑)

    参考译文:

        人有三种不吉利的事:年幼却不肯侍奉年长的,卑贱却不肯侍奉尊贵的,没有德才却不肯侍奉贤能的,这是人的三种祸害啊。人有三种必然会陷于困厄的事:做了君主却不能爱护臣民,做了臣民却喜欢非议君主,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一种情况;当面不顺从(比不上),背后又毁谤(他),这是人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二种情况;知识浅陋,德行不厚,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差悬殊,但对仁爱之人却不能推崇,对明智之士却不能尊重,这是人使自己必然陷于困厄的第三种情况。人有了这“三不祥”、“三必穷”的行为,如果当君主就必然危险,做臣民就必然灭亡。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什么呢?我要说: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得利而厌恶受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本性,这是无须等待(依靠学习)就会这样的,这是禹与桀所相同的。既然这样,那么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只是因为(生长)两只脚而身上没有毛,而是因为人(对各种事物的界限都)有辨别(所区别)。禽兽有父有子,但没有父子之间的亲情;有雌有雄,但没有男女之间的界限。而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它对所有的事物没有不分辨的。

       (对各种事物的界限加以)辨别没有比确定名分更重要的了,确定名分没有比遵循礼法更重要的了,遵循礼法没有比效法圣明的帝王更重要的了。圣明的帝王有上百个,我们效法哪一个呢?就说:礼仪制度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了,音乐的节奏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所以说:想要观察圣明帝王的事迹,就得观察其中清楚明白的人物,后代的帝王便是这样。那所谓后代的帝王,就是现在统治天下的君王;舍弃了后代的帝王而去称道上古的帝王,拿它打个比方,这就好像舍弃了自己的君主去侍奉别国的君主。所以说:要想观察千年的往事,那就要仔细审视现在;要想知道成亿上万的事物,那就要弄明白一两件事物;要想知道上古的社会情况,那就要审察现在周王朝的治国之道;要想审察周王朝的治国之道,那就要审察他们所尊重的君子。所以说: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