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及其同党的罪行,激怒了皇上,被诏令关到监狱里。 B.李沂、唐尧钦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就上疏皇上,请求处治张鲸。 C.皇上认为李沂上疏是想为冯保、张居正报仇,就下令给他处以廷杖六十及免官的处罚。 D.当初,冯保所犯的罪,都是张鲸指使的,所以皇上才不予追究。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寝前命,而鲸竟不罪。(3分) (2)陛下罪冯保,逐宋坤;鲸之恶,百保而万坤,奈何独容忍不去?(4分) (3)国、锡爵以言不见用,引罪乞归。(3分)9.B 许可10 .C。A连词,并且/连词,况且。B. 介词,拿、用/介词,因。C. 都是代词。D.表判断 /陈述语气。11 .B1 2. C。A.“被皇上下命令关到监狱里”的是御史马象乾。B.“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的是李沂不是唐尧钦。D.“都是张鲸指使的”没有根据,“皇上才不予追究”与原文不符,原文有“罪冯保”一语。四、13答案: (1)皇上
《明史卷二百三十四|中官张鲸掌东厂》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及其同党的罪行,激怒了皇上,被诏令关到监狱里。
B.李沂、唐尧钦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就上疏皇上,请求处治张鲸。
C.皇上认为李沂上疏是想为冯保、张居正报仇,就下令给他处以廷杖六十及免官的处罚。
D.当初,冯保所犯的罪,都是张鲸指使的,所以皇上才不予追究。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寝前命,而鲸竟不罪。(3分)
(2)陛下罪冯保,逐宋坤;鲸之恶,百保而万坤,奈何独容忍不去?(4分)
(3)国、锡爵以言不见用,引罪乞归。(3分)
9.B 许可
10 .C。A连词,并且/连词,况且。B. 介词,拿、用/介词,因。C. 都是代词。D.表判断 /陈述语气。
11 .B
1 2. C。A.“被皇上下命令关到监狱里”的是御史马象乾。B.“担任给事中刚刚一个月”的是李沂不是唐尧钦。D.“都是张鲸指使的”没有根据,“皇上才不予追究”与原文不符,原文有“罪冯保”一语。
四、13答案:
(1)皇上才废止了先前的命令,但张鲸最终没有被治罪。(3分,“竟”1分,句意2分)
(2)陛下给冯保治罪,驱逐宋坤,张鲸的罪恶,是冯保的一百倍,宋坤的一万倍,为什么独独迟缓容忍不除去呢?(4分,罪”1分,“百”和“万”1分,句意2分)
(3)许国、锡爵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承认罪过请求辞官。(3分,“见”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中官张鲸掌管东厂,专横放肆元所忌惮。御史何出光弹劾张鲸八条死罪,还涉及他的同伙锦衣都督刘守有、序班邢尚智。尚智被判死罪,守有被除名,张鲸遭到严厉责备,而任职和原来一样。御史马象乾又弹劾张鲸,攻击执政大臣非常激烈,皇上下令把马象乾关进监狱。大学士申时行等人极力援救,还封还皇上的批示,但没得到皇上的批复。许国、王锡爵又各自申诉援救,皇上才终止了先前的命令,但张鲸最终没有被判罪。朝廷外议论说张鲸拿金宝献给皇上获得免罪。
李沂,万历十六年,任吏科给事中。李沂被授官刚刚一个月,就上疏说: “陛下给冯保判罪,驱逐宋坤,张鲸的罪恶是冯保的一百倍,是宋坤的一万倍,为什么独独迟缓忍耐不除去呢?如果认为他侍奉您多年,那他败坏法纪也已多年,没听说过可驯服虎狼让它们守门的。流传张鲸到处进献金宝,多方请求,陛下犹豫,未忍断决。朝廷内外的大臣百姓,开初还没肯相信,以为陛下富有四海,怎么会贪图金宝;威如雷霆,怎么会顺从乞求。等到看见了圣旨称许张鲸督促勉励他供奉职事,外界议论纷纷,就以为是真的。损坏圣上的美德,难道还清浅吗?况且张鲸奸谋已经得逞,而国家的灾祸将从此开始。这是我大为恐惧的。”这天,给事中唐尧钦也上疏进谏。皇上唯独手拿李沂的奏疏,大怒,认为李沂想要替冯保、张居正报仇,立刻下诏关在监狱中严加审讯。时行等人请求宽宥李沂,皇上不听。案情上报,诏令在朝廷杖责六十板,削职为民。御批达到内阁,时行等欲留下御批,中使不同意,拿走了。皇上特地派遣司礼张诚出宫监督杖刑。时行等上疏,都到会极门等候圣旨。皇上说:“李沂放着贪吏不进言,却唯独说我贪,毁谤污蔑天子,罪不可恕。”最终给他施与杖刑。
太常卿李尚智、给事中薛三才等直言上奏论述援救,皇上都没有回复。许国、锡爵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承担罪过请求辞官。锡爵说:“当廷行杖刑不是正当刑罚,祖宗虽间或施行一次,也没有诏狱、廷杖一并施加在一个人身上的。按旧例,只有盗贼和大逆不道的罪犯才有杖打审问的圣旨,现在怎么能够施加给谏官呢。”皇上以褒美嘉奖的诏书安慰挽留锡爵,但最终没有听从他的谏言。
当初,治冯保的罪,实际上是张鲸的,所以皇上那样说。有人认为张鲸的罪没有达到冯保那样。张诚执掌司礼一向感激冯保,授意言官揭发张鲸,事情秘密不能弄清楚。那时,周弘禴、潘士藻皆因为冒犯张鲸获罪,而李沂因为冒犯皇上遭祸是最厉害的。在家居住十八年,没有召还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