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旧唐书|杨元琰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953

    概要: 杨元琰,虢州阌乡人,隋礼部尚书希曾孙也。初生时,数岁不能言,相者曰:“语迟者神定,此必成大器也。”及长,伟姿仪,以器局见称。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载初中,累迁安南副都护,又历蕲、蒲、晋、魏、宣、许六州刺史,凉、粱二都督,荆府长史。前后九度清白升进,累降玺书褒美。 长安中,张柬之代元琰为荆州长史,与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则天革命①,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及柬之知政事,奏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至都,柬之谓曰:“记昔江中之言乎?今日之授,意不细也。”乃结元琰与李多祚等,定计诛张易之兄弟。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俄而张柬之、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元琰觉变,奏请削发出家,仍辞官爵实封。中宗不许。敬晖闻而笑曰:“向不知奏请出家,合赞成其事,剃却胡头,岂不妙也。”元琰多须类胡,晖以此言戏之。元琰曰:“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由衷之请:不徒然也。”晖知其意,瞿然不悦。 及晖等得罪,元琰竞以先觉获全。寻加金紫光禄大夫,转卫尉卿。明年,李多祚等被诛,元琰

    《旧唐书|杨元琰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杨元琰,虢州阌乡人,隋礼部尚书希曾孙也。初生时,数岁不能言,相者曰:“语迟者神定,此必成大器也。”及长,伟姿仪,以器局见称。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载初中,累迁安南副都护,又历蕲、蒲、晋、魏、宣、许六州刺史,凉、粱二都督,荆府长史。前后九度清白升进,累降玺书褒美。
       长安中,张柬之代元琰为荆州长史,与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则天革命①,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及柬之知政事,奏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至都,柬之谓曰:“记昔江中之言乎?今日之授,意不细也。”乃结元琰与李多祚等,定计诛张易之兄弟。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俄而张柬之、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元琰觉变,奏请削发出家,仍辞官爵实封。中宗不许。敬晖闻而笑曰:“向不知奏请出家,合赞成其事,剃却胡头,岂不妙也。”元琰多须类胡,晖以此言戏之。元琰曰:“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由衷之请:不徒然也。”晖知其意,瞿然不悦。
        及晖等得罪,元琰竞以先觉获全。寻加金紫光禄大夫,转卫尉卿。明年,李多祚等被诛,元琰以曾与多祚同立功,亦被系狱问状。赖中书侍郎萧至忠保明之,竞得免罪,又转光禄卿。景云中,抗疏请削在身官爵,回赠父官。中宗许之,乃追赠其父越州长史。睿宗即位,三迁刑部尚书,改封魏国公。开元初,拜太子宾客致仕。六年,卒于家,年七十九。子仲嗣,密州刺史;仲昌,吏部郎中。(选自《旧唐书》)
     注:①革命: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称为革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之授,意不细也     细:很小
       B.仍赐铁券,恕十死     恕:宽免
       C.张柬之、敬晖等为武三思所构     构:交结
       D.寻加金紫光禄大夫     寻:不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元琰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①初为平棘令,号为善政    ②前后九度清白升进
       ③定计诛张易之兄弟    ④奏请削发出家
       ⑤元琰以曾与多祚同立功⑥抗疏请削在身官爵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元琰小时候说话迟,算命先生却预言他必成大器,果然等到他长大后,为官清白多次升迁,受到皇帝的嘉奖。
       B.杨元琰与张柬之在江中泛舟游玩时,谈论起武则天称帝的事,慷慨激昂,深得张柬之的赏识。后来,与张柬之、李多祚等合谋诛杀了张易之兄弟,受到加封。
       C.杨元琰为了避祸,主动要求辞去官爵削发出家,受到敬晖的嘲笑,中宗才没有同意但却因为提前觉察武三思的计谋而获得保全。
       D.受李多祚案牵连,杨元琰也被系狱问状,幸亏中书侍郎萧至忠极力营救,才幸免于死,先后担任光禄卿、刑部尚书,拜为太子宾客后退休回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议诸武擅权之状,元琰发言慷慨,有匡复之意
      (2)功成名遂,不退将危。此由衷之请,不徒然也

    4.D构,设计陷害。
    5.B含4\5的删去。
    6.D是先“中宗不许”,后“敬晖闻而笑”。
    7(1〉谈沦起众武氏专权的情形,杨元琰发言慷慨激昂,有挽救国家的意志。(5分,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擅”、“慷慨"、“意“各1分)

    [1] [2]  下一页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