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时间:10-14 10:26: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翻译阅读:8509

    概要: (2)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3分) 译文: (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3分) 9C 10A 11. D(魏徵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12(3分)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没划不得分。) 【译文】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说明】孔子在这则语录里主要是讲《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我国古代作家的较为普遍的看法。13. (1) 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所花费的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 (4分,“逮”、“过”、“为人

    《贞观政要•论俭约》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
      (2)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3分)
       译文:                                                                  
      (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3分)


     9C 10A 11. D(魏徵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他为了奢侈而滥施刑罚,导致亡国。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
    12(3分)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没划不得分。)
       【译文】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恰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说明】孔子在这则语录里主要是讲《诗经》可以应用于从政和外交活动,有其实用功能。文以致用也是我国古代作家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13.
       (1) 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所花费的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
    所该做的吗? (4分,“逮”、“过”、“为人父母”、反问句式各1分。)
     (2)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3分,“诚”1 分,“自节”1分,大意对1分)
     (3)国君让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国家就会昌盛;国君让老百姓以国君自己为乐,国家就会灭亡。(3分,“欲”1分,“乐”译为意动1分,大意对1分。)


    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自古帝王凡有兴建营造,必须重在依顺民心。当年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使用人力极多,而没有怨言,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秦始皇兴建宫室,而百姓多指责议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和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古人说:‘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不寻求那些满足私欲的东西使民心不乱’。可知见到那些能满足私欲的东西,心就一定会乱了。至于精雕细刻的器物,珠宝玉器和服饰珍玩,如果任意骄奢下去,那么国家危亡的日子就会立即到来。从王公以下,住宅府第、车服、婚嫁、丧葬,都得按照品级,不应服用的应一概禁绝。”这样20年间,社会风俗崇尚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没有饥寒之苦。
      贞观二年,公卿大臣上奏说:“依照《礼记》所说,夏季最后一个月,可以居住在台上的楼榭里,如今夏署尚未消退,秋季绵绵细雨刚刚开始,宫里低下潮湿,请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唐太宗说:“我有气息不顺的毛病,怎适宜于住在低下潮湿的地方?如果同意奏请,就会花费很多钱财。从前汉文帝准备兴建露台,因为不愿用掉相当于10户人家家产的经费而作罢。我的德行比不上汉文帝,而兴建的费用要超过他,难道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所该做的吗?”公卿大臣们再三恳请,太宗始终没有同意。
      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 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徵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每有供奉营造,稍微不称心,就要施加严刑峻罚。上边有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yin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

    上一页  [1] [2]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