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0.D(属,通“嘱”,请托。)11.B(A介词,替,给;介词,因为,为了。B都是介词,按照,根据。C副词,于是,就;介词,依靠,凭借。D连词,并且;副词,将要。)12.C(①是说魏忠贤忌恨徐石麒而诬陷他,剥夺了他的官职,不能直接表现徐石麒为官“刚正清介”;⑥是说徐石麟离任后被加封官职,也与“刚正清介”无关。)13.⑴(徐石麒)两次上疏坚决推辞,并举荐郑三俊代替自己,没有被允许。(得分点:“再”“举”“自代”“不允”各l分,共4分)⑵马士英憎恨他,凡是他所上奏的官吏考核成绩,很少有被称赞认可的。(得分点:“恶”“考选”“称”“可”各l分,共4分)⑶(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得分点:“乐易”“移日”“汲引”各1分,定语后置1分)参考译文: 徐石琪,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年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因为触犯魏忠贤,被关进监狱。徐石麟为他出力奔走,魏忠赞非常生气,用贪污的罪名诬陷他,剥夺了他的官职
《南疆逸史|徐石麒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标签:古文翻译大全,http://www.laixuea.com10.D(属,通“嘱”,请托。) 11.B(A介词,替,给;介词,因为,为了。B都是介词,按照,根据。C副词,于是,就;介词,依靠,凭借。D连词,并且;副词,将要。) 12.C(①是说魏忠贤忌恨徐石麒而诬陷他,剥夺了他的官职,不能直接表现徐石麒为官“刚正清介”;⑥是说徐石麟离任后被加封官职,也与“刚正清介”无关。) 13.⑴(徐石麒)两次上疏坚决推辞,并举荐郑三俊代替自己,没有被允许。(得分点:“再”“举”“自代”“不允”各l分,共4分) ⑵马士英憎恨他,凡是他所上奏的官吏考核成绩,很少有被称赞认可的。(得分点:“恶”“考选”“称”“可”各l分,共4分) ⑶(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得分点:“乐易”“移日”“汲引”各1分,定语后置1分)
参考译文: 徐石琪,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年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因为触犯魏忠贤,被关进监狱。徐石麟为他出力奔走,魏忠赞非常生气,用贪污的罪名诬陷他,剥夺了他的官职。崇祯年间,被重新起用到南京任职,经过了十二年,才进京任通政司。以后升迁为刑部侍郎,掌管刑部事务。当时皇帝用刑法威权统治臣下,法官引用刑法时大都很严刻。徐石麒经常重新审核纠正使用法律过于严苛的地方。不久升迁做了刑部尚书,判决诛杀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来发生了熊、姜的案件,最终因为公正执法而被免去官职。
在江南建国后,被起用任右都御史,还没有到任就被改任吏部尚书。徐石麟两次上疏坚决推辞,并举荐郑三俊代替自己,没有被允许。于是就入朝,当即上奏陈请“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度”、“明保举”、“交堂廉”等七件事,都被皇上褒奖采纳了。徐石麟正要以推举贤臣、清退奸佞为己任,而马士英、阮大铖培植党羽,结成私人集团,公然行贿受贿,权倾朝廷内外。徐石麟经常用祖宗的法律制裁他们。马士英想得到侯爵的封赏,就暗示司礼监韩赞周到内廷对皇帝说这件事,请求施加恩惠,颁布圣旨,封赐自己爵位一直延续下去。徐石麒上奏说:“世宗以外藩的身份继承帝位,将要封辅佐自己的大臣为伯爵,而杨廷和、蒋冕却谦辞不接受。现在国耻未雪,大臣们却请求封官赐爵增加自己的荣耀,难道不愧对杨廷和等人吗?况且,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讨论这件事也不晚。”马士英就憎恨他,凡是他所上奏的官吏考核成绩,很少有被称赞认可的。
之前,御史刘宗周秉公考核筛选,打算定庄元辰等十三个人为科道,马士英庇护他的党羽,改换了近一半人员。御史黄耳鼎、陆朗被众人指责,徐石麟依照旧例将他们调离京城。陆朗急忙贿赂内廷太监,得以在京留用。徐石麟非常气愤,于是就揭发陆朗外官私通内廷之罪,陆朗恼羞成怒,诋毁徐石麟,徐石麟就称有病请求离任。不久,黄耳鼎也连上两封奏章弹劾徐石麟,马士英也帮着他们说话。徐石麟更加气愤,就坚决请求卸任,最终托病辞官。离任后获得最大的恩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第二年,南都被攻陷,徐石麟移居嘉兴城外,驾船在水上居住。等到城池快要被攻破,到城下喊着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不能死在城外,应当与城池共存亡。”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当时是闰六月十七日。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戴在柜子中,超过二十天才入敛,他的脸色还像活着一样。仆人祖敏、李升跟从他一块自杀。闵中唐王被立后,赐他谥号“忠襄”。
徐石麟在朝中明正端方清廉耿介,正遇到奸佞掌权,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等人收取贿赂,替人求他帮忙,都被拒绝,并且徐石麟还上疏弹劾他们。他博闻强识,尤其熟悉国家的典章制度。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
Tag: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大全,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