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绝句 宋•道潜高岩有鸟不知名,欸语春风入户庭。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注】①欸语:鸟叫的声音。②道潜和苏轼、秦观诸人相友善。苏轼在思想上倾向于旧党,曾以诗讽刺新法而获罪;道潜也曾因写诗讽刺时政而被勒令还俗。 (1)这首诗表面写高岩之鸟,实则是一首讽刺意味十足的政治抒情诗。试问,“高岩之鸟”“百舌黄鹂”分别代指哪两类人?(2分) 答: 。 (2)这首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4分) 答: 。17.将下面的短句变换成一个长句。(2分) 这是一条真理,他是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斗争中摸索出来的。这条真理是颠扑不破的,也是永恒的。 答: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检测(一),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laixuea.com绝句 宋•道潜 高岩有鸟不知名,欸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注】①欸语:鸟叫的声音。②道潜和苏轼、秦观诸人相友善。苏轼在思想上倾向于旧党,曾以诗讽刺新法而获罪;道潜也曾因写诗讽刺时政而被勒令还俗。 (1)这首诗表面写高岩之鸟,实则是一首讽刺意味十足的政治抒情诗。试问,“高岩之鸟”“百舌黄鹂”分别代指哪两类人?(2分) 答: 。 (2)这首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4分) 答: 。 17.将下面的短句变换成一个长句。(2分) 这是一条真理,他是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斗争中摸索出来的。这条真理是颠扑不破的,也是永恒的。 答: 。 五、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只是我,尽管我人单力薄,无法做到每件事情,然而我仍然可以做点事情。 就因为我不能做到每件事情,我不会拒绝去做我能够做到的那一点事情。 认真阅读、理解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A“倩”应读“qiàn”;B“娑”应读“suō”;“蟀”不是轻声,应为“shuài”;C“澄”应读“dèn g”,作动词用,作形容词用时读作“chéng”)2.B(A“翻”应为“番”;C“度”应为“渡”;D“击”应为“激”)3.C(A句“冷静”后用分号;B句“何尝有别”后用逗号;D句“一会儿说”后用逗号)4.D(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留连:同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务等。)5.B(化为泡影:多用来指“希望、诺言、计划”等落空,可改为“化为乌有”。信笔涂鸦: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下里巴人:指通俗的艺术。)6.B(A不合逻辑,“想真正赢得读者”与“是否具有” 两面对一面;C“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杂糅;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目的”。) 二、7. 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8.(1)相似联想(2)相似联想(3)相似联想(4)相关联想9.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10.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 地传达了作者的忧郁、孤独的心境。 三、11.众荷喧哗,描绘了满塘荷花竞相开放的景象。“你的脸/便哗然红起来”写出了这朵荷花羞涩的模样,它正含羞半开。[来源:学#科#网] 12.衬托(烘托)。突出作者赏荷的激动心情。 13.爱屋及乌。“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或“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
Tag:高一语文知识,高一语文,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一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