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

    时间:11-27 15:13:5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诗词赏析阅读:8448

    概要: 下一讲,我们将就近年高考诗歌鉴赏的题目,逐次例析。二 【古代诗歌鉴赏要点】 ①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 ②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③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 ④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 【例1·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理解泡开诗歌] 次石湖书扇韵——由注释可知,石湖代指范成大。“次……韵”,按照某韵写诗。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题写在扇子上的一首诗的原韵作。 桥西一曲水通村——由注释可知,这里的小桥、曲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
     

        下一讲,我们将就近年高考诗歌鉴赏的题目,逐次例析。

        【古代诗歌鉴赏要点】

        ①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

        ②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③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

        ④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

        【例1·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理解泡开诗歌]

       次石湖书扇韵——由注释可知,石湖代指范成大。“次……韵”,按照某韵写诗。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题写在扇子上的一首诗的原韵作。

       桥西一曲水通村——由注释可知,这里的小桥、曲水、村落应是范成大隐居处苏州石湖的景物。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往石湖”。

       岸阁浮萍绿有痕——渐行渐近,连缀形象,绿色“浮萍”环绕着“岸阁”,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到石湖”。

       家住石湖人不到——到石湖之后,和范成大接谈,所见所闻归结为“人不到”,这正是归隐本色。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石湖”。

       藕花多处别开门——藕花即荷花、莲花。莲,花中君子。范成大在“藕花多处”另辟门径,可以看出这位石湖主人“亭亭净植”的君子情怀。这一句写的是诗人“赞石湖”。

       [译诗]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从石桥向湖西望去,曲折的溪水通往村落,
    岸边阁楼浮萍环绕,呈现一线绿色的痕迹。
    诗人家住石湖深处,没有世俗人等来打扰,
    喜欢荷花亭亭繁盛,专在这里另开一门户。

       【简答题目要点】

       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尽量确切,作答要尽量流畅、完美;
       ④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题目解析]

       题目所问“画面”是总体形象,所问“景物”是细节形象。把握“细节形象”,需要关注诗中体现这些形象的词语。把握“总体形象”,需要连缀“细节形象”,结合注释要点归纳得来。

       [评分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备考答案]

       这首七言绝句《次石湖书扇韵》描绘了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周边——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