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乐府诗之艺术美摭拾

    时间:10-14 10:26: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诗词赏析阅读:8343

    概要:【作者】肖旭李白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优美的典型形象,长久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杜甫曾称赞李白诗作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诗的成就所以这般高,是同他向民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地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 李白作品中,乐府诗占大半。李白之所以喜爱并长于写乐府古题和七言歌行、绝句,是因为乐府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和积极浪漫主义神情。 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美,表现在富有浪漫味。 如《行路难三首》其一,以欲扬先抑手法开头,面对美酒珍肴,诗人却 “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在“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李谪仙是一反常态的。原来, “冰塞川、雪满山”,“行路难、多歧路” 。环境险恶,小人当道,诗人虽有济世的抱负却无吕、伊的得遇。难怪诗人 “拔剑四顾心茫然” ,字里行间满溢着诗人的苦闷、不满、幽愤而又幻想未灭的矛盾心情。而结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则强烈表现了诗人乐观进取,坚持理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乐府诗之艺术美摭拾,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
    【作者】肖旭

    李白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居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优美的典型形象,长久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杜甫曾称赞李白诗作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诗的成就所以这般高,是同他向民歌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地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

        李白作品中,乐府诗占大半。李白之所以喜爱并长于写乐府古题和七言歌行、绝句,是因为乐府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和积极浪漫主义神情。

         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美,表现在富有浪漫味。 如《行路难三首》其一,以欲扬先抑手法开头,面对美酒珍肴,诗人却 “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在“但愿长醉不愿醒”的李谪仙是一反常态的。原来, “冰塞川、雪满山”,“行路难、多歧路” 。环境险恶,小人当道,诗人虽有济世的抱负却无吕、伊的得遇。难怪诗人 “拔剑四顾心茫然” ,字里行间满溢着诗人的苦闷、不满、幽愤而又幻想未灭的矛盾心情。而结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则强烈表现了诗人乐观进取,坚持理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乐府民歌形式自由,格律很宽,语言质朴,风格明快,这正适合李白那坦率豪放的性格和浪漫潇洒的作风。

        《李诗纬》指出:“李白乐府本晋三调杂曲,其绝句从六朝清商小乐府来。至其气粟挥斥,回飚掣电,且令人缥缈天际,此殆天授,非人力也。”如:《横江词六首》其一和《望庐山瀑布》其二,横江恶浪排空之险峻奇伟神貌,庐山飞瀑白天而下之雄奇壮美气势只三语两言,便写得灵活毕现。它们显然是受了乐府民歌“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之自然美的影响,却又有诗人自己浪漫豪放的风格。

        李白在学习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同时,鄙视并反对六朝以来那种绮靡颓废、无病呻吟的诗风。他无视什么平头、上尾之类的声病,认为那是“雕虫丧天真”。正如清代赵翼所说:李白“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胜。”(《江夏赠韦南陵冰》)由此可见,李白的浪漫味总是洋溢着现实生活的真味、美味和新鲜味。如前面所举的《行路难》,乐府古题本是描叙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意,多以“君不见”起句。李白却赋予它以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他特有的神奇风貌。

         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美,表现在善于创造新的意境。 李白学习乐府民歌,正是着眼于继承并发展其社会性、斗争性和通俗性的优良传统;亦即他擅长根据乐府古题而从现实生活中摄取重大的或有意义的题材,加以更广更深的发掘,突出主题意义,更好地表现人民 的 思想情感,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南宋陈傅良曾说:“近读古乐府,始知后作者皆有所本。至李谪仙绝出众作,真诗豪也。”(《记陈仲孚问语》)如《丁都护歌》描写天旱水涸、船夫受命限期挽舟运石之劳苦和《豫章行》描绘安史乱后人民入征之痛苦,均“落笔沉痛,含意深远”,创造了新的意境,改变或发展了古乐府的社会内容,突出了人民性。

        如以南朝《子夜秋歌》(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和李白《子夜吴歌》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为例,两首诗的题材都是抒写思妇为久别在外的丈夫捣洗、制备寒衣的。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说是从“乘月捣白素”脱胎而来,但李诗的主题思想却比前者更深刻而有新意。诗中的思妇身份鲜明:无数出征在边疆的战士的妻子。因此,她们捣洗、制备的不是普通衣服,而是战袍;她们所怀着的不是通常别离的眷思,而是生离死别的哀思。这比前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心情,要复杂沉重得多。心怀思念,面布愁云的善良女子们每一捣衣声都倾吐着炽烈热切的情感。她们希望秋风把它吹向玉门关,送到良人的耳畔,但此声此情,秋风是吹不尽的!于是喊出久蓄心底的怨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样点出主题思想,就显得突出有力,同时也加强了艺术效果。

    [1] [2]  下一页


    Tag: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