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朝着“两个率先”目标迈进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确定的“依托,崛起中,融入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以及相关工作部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猛攻有效投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既快又好地发展,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跨越。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公安局2017年度工作概要,标签:工作报告格式,工作报告怎么写,http://www.laixuea.com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朝着“两个率先”目标迈进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确定的“依托,崛起中,融入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以及相关工作部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猛攻有效投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既快又好地发展,实现更高起点上的新跨越。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帐额增长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零以下。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猛攻有效投入。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期、经济国际化提升期,面临扩张总量、提升质态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必须立足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猛攻有效投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用增量带动调整,在调整中加速发展,继续深入实施以工兴市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服务业发展,增强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尽快融入南板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7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占比超过7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89%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服务业贡献率要有新的提高。发挥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充分用好“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优势,深入实施《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全力打造现代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电力能源、电子信息、冶金、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新材料和造纸、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促进沿江沿海两大产业带建设。加快海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综合开发和港开发工程。强化规划引导,加快建立招商、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企业、项目向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园区集聚,推动开发区和园区向集约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构建“集约开发、集中布局、集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壮大优势产业、优势集群,做粗拉长产业链,形成具有特色竞争力的产业板块。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围绕提高产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消耗、低污染”转型。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推动科技水平的提高。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56”工程,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差别化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年销售超3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扶持“专、精、新、特”成长型企业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以提高装备水平、拓展市场空间为重点提升建筑业,着力在培育大企业、承揽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市新增一级以上资质企业5-6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家,施工产值突破650亿元。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产业发展支撑力。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传统服务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加快提升商贸业,调整优化商贸业布局。加快以板块经济为特色的大市场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9个成交额超10亿元的专业市场。加快发展以港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以风光为特色的旅游业,积极融入“浙沪”旅游圈,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达64亿元。积极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加强政策引导,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精心组织重大、重点项目实施,推动结构升级落到实处。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牵动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紧紧抓在手上,全力推进平均单体投资规模达7.83亿元的93个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王子制纸等超大型、基地型龙头项目。注重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加(来文来自www.laixuea.com,转载请注明)强34个重大产业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大项目进入国家、省重点项目盘子。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禁止新上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坚持有序、高效用地,确保用地向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倾斜,向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项目倾斜。建立健全各类项目用地准入、退出机制,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加大土地利用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筑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继续抓好岸线资源整合、整治、开发,严格执行岸线投资强度标准,落实涉岸项目准入、退出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市,制定并实施《市循环经济规划》和《清洁生产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行污染全面达标排放和减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