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童区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08-22 13:46:17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959

    概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2题。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

    《童区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2题。

     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童微伺其睡             伺:伺候

    B.贼易之,对饮           易:轻视

    C.虚吏白州               白:报告

    D.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即:靠近

    8.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因取刃杀之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B.之虚所卖之                    辍耕之垄上

    C.持童抵主人所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D.与衣裳                        恐年岁之不吾与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区寄机智勇敢的一组是(  3分  )

    (1)行牧且荛                               (2)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3)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4)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5)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6)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A.(1)(3) (6)                        B. (2)(3)(4)

    C.(1)(2)(5)                        D.  (4) (5) (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寄被两个强盗绑架以后,假装像小孩似地害怕和啼哭,趁一个强盗离开之机,暗地里寻找机会割断了绳子,拿刀杀了一个强盗。

    B.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要杀区寄,区寄与他斗智,并在半夜烧断绳子杀死了他。他敢作敢为,希望人们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C.刺史颜证觉得区寄与众不同,要留他当衙门小吏,但幼小老实的他由于阅历不深,缺乏远见卓识,拒绝了这份好差事。

    D.这篇小传赞扬了区寄敢于反抗、善于反抗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惩恶扬善的思想。

     

    11.用“/”给黑体字部分断句。(3分)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A(等待 )  

    8.B (  动词,到。A.于是,就,连词;机会,名次。C.处所,名词;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D.给,动词;等待,动词。) 

    9. B  (1)是说他做什么事;(5)是说他不肯做小吏;(6)是写坏人怕他。

    10.C   (“缺乏远见卓识”有误)

    11.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每少两处停顿扣1分)

    12.(1)用布堵住他的嘴,(带他)离开,(走了)超过四十多里。(“囊”翻译成“堵”、“蒙”;“去”翻译成“离开”、“走”;“逾”翻译成“超过”,每字1分,共3分)

    (2)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处置都行。。(“诚”译成“果真、如果真的”;“见”译成“我”;“完与恩”译成“保全、优待”,大意对即可;每处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儿童区寄,是柳州打柴放牛的孩子。他正一边放牧一边打柴,两个强盗把他绑架,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带他)走了四十多里,到集市上卖他。区寄假装像小孩似地啼哭,(假装)害怕得发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样。强盗以为他好对付,就互相敬酒痛饮,喝醉了。一个强盗去交涉买卖;另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孩子暗地里察看他睡着了,把捆手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绳子终于被割断,就拿起刀来杀了他。

       (孩子)还来不及逃远,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孩子,十分震惊,要杀害孩子。(孩子)急忙说:“当两个人的仆人,哪比得上当一个人的仆人呢?他待我不好,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处置都行。”去交涉买卖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了这个僮仆,不如把他卖了;与其卖钱两个人分,不如我一个人独占。幸好(孩子)杀了那家伙,好得很!”就藏起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孩子到集市上窝藏强盗的人家,(把孩子)越发捆绑结实。半夜,孩子自己翻转身,让捆绑的绳子靠近炉火把它烧断,虽然烧伤了手也不害怕;又拿起刀杀了这个要卖掉他的强盗。接着大声哭叫,整个集市的人都大吃一惊。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该做别人的仆人。两个强盗抓了我,我幸好把他们都杀了。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员太府。太府召见孩子,原来既幼小又老实呢。刺史颜证觉得他与众不同,留他当衙门小吏,(他)不肯。就给(他)衣服,(让)小吏护送(他)回到乡里。乡里抢劫绑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盗,怎么能接近他?”



    Tag: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