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燕昭王求士》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09-27 03:57:51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122

    概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燕昭王求士》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眄视指使   眄:斜视。           B.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舍弃,扔掉

    C.燕王吊死问生  吊:安慰,慰问。  D.燕兵独追北北:溃败的军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昭王真诚对待并重用人才的一组是(3分)

    卑身厚币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而朝其门下        ④昭王为隗筑宫殿而师之

    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

    B.郭隗采用排比与层递的手法劝说燕昭王招致人才并施行王道,使自己的说辞气势充沛、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郭隗讲述养兽官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

    D.燕昭王吸引了大批人才争先恐后地来到燕国,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致使国富兵强。燕昭王二十八年时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Tag: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