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古文训练:伦奉公尽节

    时间:11-24 19:17:01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古文常识阅读:8848

    概要: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②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③,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④。然少蕴藉⑤,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选自《后汉书》卷○一《第五伦传》)【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③悫(què):恭谨,诚实。④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⑤蕴籍:宽和,宽容。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辄叱遣之()(2)在位以贞白称()(3)虽不省视()(4)岂可谓无私乎()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诸子或时谏止或以钱币乞之B.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有朋自远方来C.然少蕴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D.若是者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或问伦曰:“公有私乎?”(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古文训练:伦奉公尽节,标签:古代散文知识,http://www.laixuea.com

      
      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②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③,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④。然少蕴藉⑤,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选自《后汉书》卷○一《第五伦传》)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③悫(què):恭谨,诚实。④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⑤蕴籍:宽和,宽容。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辄叱遣之()(2)在位以贞白称()(3)虽不省视()(4)岂可谓无私乎()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诸子或时谏止或以钱币乞之
      B.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有朋自远方来
      C.然少蕴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D.若是者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3)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4.文中写“第五伦”奉公无私的事有哪些?
      5.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评价第五伦的?你怎样看待这些评价?
      6.第五伦在感情上有私心吗?你怎么看待第五伦的这些私心。
      7.对本文所讲的故事,请你用《〈论语〉十则》中曾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文言文参考译文:
      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有才华的人)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做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古文训练(四)》
      1.(1)就(2)清廉,纯正(3)探望(4)说,称
      2.A(都为“有的人”B比做/地C可是,但是/……的样子D这,这样/判断动词)
      3.(1)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2)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即使)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3)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4.一是“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
      5.有人认为他可以与前朝的贡禹相比,有人则认为他做事缺少宽容,没有威严的仪表。这些人评价第五伦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也不相同。我们评价一个人应该客观公正,不要夹带个人的思想感情,才能不失公允。
      6.第五伦认为自己在举贤任能和私人感情方面还有私心。这些“私心”实属人之常情,他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由于他严于自律,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敢于挖掘灵魂深处的小小的私心。这也可看出他在大的方面没有值得谴责的地方。这种严于自律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www.laixuea.com
      7.吾日三省吾身。

    Tag:古文常识古代散文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古文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