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诗中描写了蜀中风光,可是从诗人一生行踪来看,他并未到过那里。虽未到过,但景物的摹写,情境的描绘,却非常真实。因此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曰:“说出南方风土,使人如履其地。就事直书,布置得法,自有情景,真高手也! 凡登临风土之作,当如此写得明净。”诗人并未亲临其地,但写出来却“使人如履其地”,这是什么原因?一是抓住了蜀中典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象木棉、锦江,猩猩,连典故也是蜀中所特有的。这样,就能产生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二是借助于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文艺创作。此刻诗人在送人之际,他的想象力也跟随行人到了蜀中,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那里的一切。就象后来词人孙光宪所写的那样:“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浣溪沙》)当然张籍所咏的不是潇湘,而是蜀中,但就驰骋想象来说,不正有些相似之处吗?这也许是文艺创作上的一个共同规律吧。 【原载】 吴庚舜 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上一页 [1] [2]
张籍《送蜀客》赏析,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诗中描写了蜀中风光,可是从诗人一生行踪来看,他并未到过那里。虽未到过,但景物的摹写,情境的描绘,却非常真实。因此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曰:“说出南方风土,使人如履其地。就事直书,布置得法,自有情景,真高手也! 凡登临风土之作,当如此写得明净。”诗人并未亲临其地,但写出来却“使人如履其地”,这是什么原因?一是抓住了蜀中典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象木棉、锦江,猩猩,连典故也是蜀中所特有的。这样,就能产生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二是借助于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文艺创作。此刻诗人在送人之际,他的想象力也跟随行人到了蜀中,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那里的一切。就象后来词人孙光宪所写的那样:“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浣溪沙》)当然张籍所咏的不是潇湘,而是蜀中,但就驰骋想象来说,不正有些相似之处吗?这也许是文艺创作上的一个共同规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