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作者】陆永品一五九与六九,抬头见杨柳。风吹冰消散,河水绿如酒。双鹅拍拍水中游,众人缓缓桥上走。都说“春来了,真是好气候。”二过桥听儿啼,牙牙复牙牙。妇坐桥边儿在抱,向人讨钱叫“阿爷”! 三说道“住京西,家中有田地。去年决了滹沱口,丈夫两男相继死;弄得家破人又离,剩下半岁小孩儿。” 四 ‘催车快些走,不忍再多听。日光照河水,清且明! 【赏析】俞平伯青年时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思想活跃,思维敏锐,善于接受新事物,有积极进取精神。在时代的感召下,他便投于蓬勃兴起的新文学运动,而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骁将。他积极倡导白话诗和白话文的创作,不怕守旧先生们骂为“叛徒”,早在“五四”前的1918年5月,就写了第一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白话诗《春水》,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4卷第5期上。由于俞平伯是提倡新体诗较早的人,他这首诗发表之后,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新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在当时为数不多的新体诗中,俞平
俞平伯《春水》赏析,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一
五九与六九,抬头见杨柳。
风吹冰消散,河水绿如酒。
双鹅拍拍水中游,众人缓缓桥上走。
都说“春来了,真是好气候。”
二
过桥听儿啼,牙牙复牙牙。
妇坐桥边儿在抱,向人讨钱叫“阿爷”!
三
说道“住京西,家中有田地。
去年决了滹沱口,丈夫两男相继死;
弄得家破人又离,剩下半岁小孩儿。”
四 ‘
催车快些走,不忍再多听。
日光照河水,清且明!
【赏析】俞平伯青年时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思想活跃,思维敏锐,善于接受新事物,有积极进取精神。在时代的感召下,他便投于蓬勃兴起的新文学运动,而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骁将。他积极倡导白话诗和白话文的创作,不怕守旧先生们骂为“叛徒”,早在“五四”前的1918年5月,就写了第一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白话诗《春水》,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4卷第5期上。由于俞平伯是提倡新体诗较早的人,他这首诗发表之后,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新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在当时为数不多的新体诗中,俞平伯的这首诗,的确是难得的佳作。在构思、结构、风格、技巧等方面,它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是“写景抒情,清新婉曲”(《中国文学大系·诗集》),朱自清曾经如此赞美俞平伯的这首诗。他的此种看法,可谓是颇有见地的。俞平伯此作,把雪融冰释,河水碧绿,杨柳返青,白鹅双双拍水嬉戏,众人缓缓漫步桥上的气象和情致,描写得如诗如画,历历在目,给人一种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可见作者非常善于捕捉早春季节具有典型性的景象和浓郁的意境入诗,便能起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写新诗,“话说一部分,意思却笼罩全体”(《白话诗的三大条件》)的道理。同时,作者在诗中还描写和叙述了所见所闻平民百姓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对下层受害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的 第二、三节,作者即以沉重的心情,描写和叙述一个家住京西的农家受害妇女,怀抱饥饿而啼哭的半岁小儿,向人们悲苦地诉说:去年滹沱河泛滥决流,淹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弄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只有坐在桥边,向人乞讨谋生。此等悲惨凄苦的情景,真是令人难以目睹和耳闻。“催车快些走,不忍再多听。”即是作者此种感情的表露。然而一年过去了,滹沱河的水照样还是如此碧绿、清明,这对受害的下层劳动人民是何等的不公!“日光照河水,清且明”两句,即巧妙地流露出对受害者的怜悯和不平,只是写得比较婉曲罢了。由此可以说,俞平伯这首诗,可以堪称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清新婉曲”的杰作。也应当看到,俞平伯之所以能写出这首同情下层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诗篇,并非是偶然的,这与他力主诗歌创作要“为人生”、为平民而写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诗底进化的还原论》)。
上一篇:俞平伯《归路》赏析
- 《俞平伯《春水》赏析》相关文章
-
- 俞平伯《春水》赏析
- › 俞平伯《安静的绵羊》赏析
- › 俞平伯《春来》赏析
- › 俞平伯《春水》赏析
- › 俞平伯《归路》赏析
- › 俞平伯《湖楼小撷》赏析
- ›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 › 俞平伯《无名的哀诗》赏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俞平伯《春水》赏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俞平伯《春水》赏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俞平伯《春水》赏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俞平伯《春水》赏析
-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