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育即爱——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湖北省宜都市西湖中学张常美《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童年生活的一段真实经历而写成的一部反映儿童教育问题的小说。作品中的小女孩“小豆豆“住小学一年级时就因为不适应正规小学的教育而被迫退学。其父母为了她能继续读书,最终找到了一所叫“巴学园”的小学,便将她送到了巴学园。这部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小豆豆在巴学园的学习生活情况。首先是介绍这儿的校长小林一长,他是一个秃顶的老头,他招收学生时,从不问学生什么问题,却是让孩子自己主动给他讲话,随便讲什么都可以。小豆豆第一次就同校长讲了半天时间,结果校长入取了她。她觉得长到这么大,只有小林校长才这么耐心地听她讲这么多话,所以首先就想到了如果能经常和这个老师在一起就好了。其次是这所学校的教室很奇特。全校六个年级,一个图书室,全部是用废弃的电车车箱做成的,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就仿佛在坐电车旅游,充满了好奇。第三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方式不一般。学生每天上学学习,都是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早上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的所有
读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标签:外国文学知识,http://www.laixuea.com教育即爱
——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湖北省宜都市西湖中学张常美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童年生活的一段真实经历而写成的一部反映儿童教育问题的小说。作品中的小女孩“小豆豆“住小学一年级时就因为不适应正规小学的教育而被迫退学。其父母为了她能继续读书,最终找到了一所叫“巴学园”的小学,便将她送到了巴学园。这部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小豆豆在巴学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首先是介绍这儿的校长小林一长,他是一个秃顶的老头,他招收学生时,从不问学生什么问题,却是让孩子自己主动给他讲话,随便讲什么都可以。小豆豆第一次就同校长讲了半天时间,结果校长入取了她。她觉得长到这么大,只有小林校长才这么耐心地听她讲这么多话,所以首先就想到了如果能经常和这个老师在一起就好了。
其次是这所学校的教室很奇特。全校六个年级,一个图书室,全部是用废弃的电车车箱做成的,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就仿佛在坐电车旅游,充满了好奇。
第三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方式不一般。学生每天上学学习,都是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早上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的所有科目及学习任务写在黑板上,每个学生开始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自己钻研。一般半天就能完成功课,下午,老师就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去开展散步等活动。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走进佛寺去探究,玩得开心极了。晚上如果想到学校就寝,就自己带上毛毯、帐篷到学校礼堂去。有时,孩子们就整天在阅读室里度过。
吃午饭时是最有趣的。每个人都要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饭菜给校长看,看是不是都有山里的味道和海里的味道(即肉、蔬菜、鱼等营养全面的食物),不全的,校长就会让夫人给补上。孩子们吃饭前都要唱歌,叫饭前歌。
“巴学园”也许只是一个实验性的理想校园。全校只有56个学生,一个班只有9名学生。这里的教学条件、教育方式都那么别开生面。当然能吸引孩子了。作者小时候实际上是个问题儿童,无法被正规学校所容忍,却在这里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走了正轨的学习天地。最终成人成才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读这部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
教育即爱。要当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有了爱心才会有耐心,才能给学生应有的期待。而孩子们也正是在老师的这种期待中成长发展的。其次要有较强的创设能力。好的教育环境,除了由经济条件决定的硬件设备以外,更能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却是由人心决定的人文因素。同样的教学设备,不同的人来用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也许我们个人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成长的小环境。多一些爱心,就会多一些耐心,小豆豆原来的女班主任总认为她是干扰她正常教学的问题孩子,而在小林校长那儿就是因为他耐心地听小豆豆讲话就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所以,当教育工作者耐心很重要。三是尊重孩子。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学生能很快完成功课,这说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并不难,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即可。www.laixuea.com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说教,不仅仅是文字和材料。适时的活动对学生品质的养成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巴学园”里的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远足,散步,野营,科学实验等等。也许在这些活动中,师生都担了一些风险,但风险下的教育效果也是巨大的。孩子们在自然中产生疑问,激发探究的欲望,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因而他们学到的是活的知识,磨练了坚强的意志,这是他们能享用终生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一味地封闭封闭,其结果会怎样呢?已是不言而喻了。
读这部书真是应该引起我们很多的思考啊!无独有偶,近期又在教育在线上读到一部名叫《特别女生萨哈拉》,是干国祥老师推荐的,作者是爱斯米·科德尔。所反映的主题和《窗边的小豆豆》一样,提醒我们: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一个独特内心世界,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孩子。萨哈拉从不做作业,却喜欢读书,偷偷地写作,心怀着作家梦。我们怎能说这孩子不是可造之才呢?
Tag: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知识,语文学习 - 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