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诗经〉两首》名句欣赏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和鸣的雎鸠,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美丽的姑娘该是自己的佳偶。这种感情可谓热烈,这种追求可谓大胆。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对淑女的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雌雄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四句诗可算是“兴”和“比”兼用的范例。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四句诗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意中人那坚定的信念。在那萧疏冷清的早晨,芦苇成片,丛生水滨,芦花茫茫,芦叶瑟瑟。露珠晶莹,凝结成霜。我日夜思念的人儿啊,她(他)就在河水那一方。诗人怀着诚挚专一的情意去寻找他(她)的意中人。虽然意中人可望不可即,但是他(她)仍饱含无限深情。刻骨铭心的思念使他(她)坚信“伊人”就“在水一方”。前两句是诗的起兴,既交代了时令、环境,又为全诗的感情抒发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现在往往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抒发对意中人的怀恋深情。《〈诗经〉两首》结构分析【结构分析】1、《关雎
人教版九下:《〈诗经〉两首》(名句、结构、课文分析、重难点),标签:课文集金资料,http://www.laixuea.com 《〈诗经〉两首》名句欣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和鸣的雎鸠,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美丽的姑娘该是自己的佳偶。这种感情可谓热烈,这种追求可谓大胆。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对淑女的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雌雄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四句诗可算是“兴”和“比”兼用的范例。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四句诗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意中人那坚定的信念。在那萧疏冷清的早晨,芦苇成片,丛生水滨,芦花茫茫,芦叶瑟瑟。露珠晶莹,凝结成霜。我日夜思念的人儿啊,她(他)就在河水那一方。诗人怀着诚挚专一的情意去寻找他(她)的意中人。虽然意中人可望不可即,但是他(她)仍饱含无限深情。刻骨铭心的思念使他(她)坚信“伊人”就“在水一方”。前两句是诗的起兴,既交代了时令、环境,又为全诗的感情抒发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现在往往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抒发对意中人的怀恋深情。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1、《关雎》:
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
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
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
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2、《蒹葭》:
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诗经〉两首》课文分析
1、《关雎》:
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yin,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www.laixu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