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好(hǎo) 是(shì) 春(chūn) 风(fēnɡ) 湖(hú) 上(shànɡ) 亭(tínɡ),柳(liǔ) 条(tiáo) 藤(ténɡ) 蔓(màn) 系(xì) 离(lí) 情(qínɡ)。黄(huánɡ) 莺(yīnɡ)久(jiǔ) 住(zhù) 浑(hún) 相(xiānɡ) 识(shí),欲(yù) 别(bié) 频(pín) 啼(tí) 四(sì) 五(wǔ) 声(shēnɡ)。作者背景戎昱,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注词释义:移家:搬家。浑:全。频啼:连续鸣叫。古诗今译: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
小学古诗三百首:移家别湖上亭,标签:小考语文,http://www.laixuea.com
好 是 春 风 湖 上 亭,
柳 条 藤 蔓 系 离 情。
黄 莺久 住 浑 相 识,
欲 别 频 啼 四 五 声。
作者背景
戎昱,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
注词释义:
移家:搬家。
浑:全。
频啼:连续鸣叫。
古诗今译: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全诗赏析
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