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10-14 10:20:45来源:http://www.laixuea.com 数学教学计划阅读:8288

    概要: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0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标签:数学计划范文,http://www.laixuea.com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50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情感与态度领域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四、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
    引入数学问题(如P7例1、P18例1); 
    引导学习思路(如P71第11题); 
    激发学习兴趣(如P26例1、P54主题图)。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例1、P81主题图);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第9题); 
    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第8题,P89第3题)。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

    [1] [2] [3]  下一页


    Tag:数学教学计划数学计划范文教师文档 - 教学计划 - 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