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贯彻全路和全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客车安全要求更高。在今年全路和全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刘部长和郑局长都对客车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把确保运输安全特别是旅客列车安全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用第一位的责任、第一位的精力保证运输安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明年中国铁路将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路将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主要干线直达旅客列车将达到200公里/小时;呼铁局也将迎来铁路建设和经营快速发展“两个高潮”。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要靠安全稳定的环境作支撑。在当前这种非常时期,绝对不能发生客车安全问题,绝对不能因为客车安全问题影响全局乃至全路发展,否则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也无法向组织交代。3.进一步理顺客车专业化管理链条,创新异地管理的新模式,确保客车安全难度更大。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运作,不断建立健全强化长距离、大跨度管理效能发挥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了客车专业化管理的雏形。但是随着去年年底全局生产力布局调整,包头车辆段和呼和分段的重新定位,对客车专业化管
铁路行政报告,标签:工作报告格式,工作报告怎么写,http://www.laixuea.com2.贯彻全路和全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客车安全要求更高。在今年全路和全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刘部长和郑局长都对客车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把确保运输安全特别是旅客列车安全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用第一位的责任、第一位的精力保证运输安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明年中国铁路将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路将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主要干线直达旅客列车将达到
200公里/小时;呼铁局也将迎来铁路建设和经营快速发展“两个高潮”。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要靠安全稳定的环境作支撑。在当前这种非常时期,绝对不能发生客车安全问题,绝对不能因为客车安全问题影响全局乃至全路发展,否则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也无法向组织交代。
3.进一步理顺客车专业化管理链条,创新异地管理的新模式,确保客车安全难度更大。 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运作,不断建立健全强化长距离、大跨度管理效能发挥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了客车专业化管理的雏形。但是随着去年年底全局生产力布局调整,包头车辆段和呼和分段的重新定位,对客车专业化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再加上,当前客车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客车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隐患漏洞不容忽视,确保客车安全的压力更大。如何积极策应形势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客车专业化管理体系,创新异地管理分段的新模式,对全段上下是一种考验,对在座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一种挑战。全段上下必须紧张起来,自我加压,高标定位,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狠抓落实,强力攻坚,努力实现客车安全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目标。
二、深化精细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在提升客车安全工作的内在质量上取得新进展
自去年铁路局提出推行精细管理,贯彻“四精”理念以来,我们结合客车实际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整章建制、明标定则等方面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从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标准不高、缺乏持久性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车间、少数干部职工念着精细管理的“经”,干着粗枝大叶的活,身体在精细管理的圈子里,脑子还停留在粗放管理的时代里,造成很多制度流于形式,“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惯性“顽症”始终得不到彻底根治。所以,今年我们应着力解决好“什么是精细管理、如何实现精细管理”的问题。
1.以培育精细理念为抓手,解决好深化认识的问题。精细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我认为就是每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十分细致,十分谨慎,十分周密地干好、干到位,就是精细;每天都能把我们各自反复要做的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做到丝毫不差,就是精细。实施精细管理,全段上下必须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思想上抓落实、求深入,以思想精细指导行为精细。各车间、部门要站在遵循管理学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推行精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引导和持久灌输,深入学习领会郑局长关于深化精细管理“解决好七个问题、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要求和机辆系统及我段推进精细管理研讨会精神,用理性的思维自觉查找思想上的差距,用较真的精神深入反思行为上的差距,用扎实的作风认真剖析工作中粗放倾向的根源,努力克服大而化之、马虎凑乎、凭经验办事、靠主观臆测等粗放管理的陋习,坚决克服好人主义、盲目自满等导致安全移位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细节决定安全成败”的精细理念,努力塑造分毫不差、严丝合缝的标准观,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管理观,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价值观和一丝不苟、精雕细刻的作业观。
2.以构建全员负载、整体受控的责任体系为落脚,解决好明标定责的问题。从多年实践来看,现场作业控制不牢、“两违”问题屡禁不止,主要还是职责界限不明确、岗位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去年我们通过推行干部职工正负积分考核和整顿干部岗位管理标准、职工岗位作业指导书,强化了责任落实,促进了现场作业控制。但是还不够完善,有的岗位职责与生产实际还有脱节,需要持续改进和跟踪补强。今年,我们要在细化完善干部职工正负积分考核机制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领导负责制、逐级负责制、专业负责制、岗位负责制的问题,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辐射岗位的安全责任体系。这次会上我们专门出台了机关干部岗位安全责任制。本着“管什么、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以及追究考核”的思路,对领导层、股室主任层、干事层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重新定责定标,既有直接管理责任,也有连带管理责任,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同抓共管的安全责任意识。呼和分段和各车间对照制定相应的全员岗位责任制,努力形成安全管理责任共负、逐级承担的闭环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