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调查结果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大学四年的本科生,由于这个学期大四的学生没有课时,调查年级从大一至大三.调查主要以显形逃课为主题,共发了140份问卷,收回112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112份.这次调查按年级和性别为主.其中有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 表一: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 大一 大二 大三 份数 35 46 31 表二:逃课数据 大一 大二 大三 逃过课的人数 17 33 17 逃过课的学生占人数的百分比 49% 72% 55%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5% 29% 15% 表三:男女生逃课的数据 男生 女生 调查人数 43 68 逃课人数 33 34 百分比 77% 50% 表四:户口情况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农村村庄 20 25 8 逃课人数 15 20 5 农村城镇 9 8 8 4 5 2 县级城镇 3 9 11 无 6 7 地级以上 3 4 4 无 3 2 调查结果表明: ①从整体上来说,逃过课的学生比率高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报告,http://www.laixuea.com5、调查结果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大学四年的本科生,由于这个学期大四的学生没有课时,调查年级从大一至大三.调查主要以显形逃课为主题,共发了140份问卷,收回112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112份.这次调查按年级和性别为主.其中有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
表一: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
大一 大二 大三
份数 35 46 31
表二:逃课数据
大一 大二 大三
逃过课的人数 17 33 17
逃过课的学生占人数的百分比
49% 72% 55%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5% 29% 15%
表三:男女生逃课的数据
男生 女生
调查人数 43 68
逃课人数 33 34
百分比 77% 50%
表四:户口情况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农村村庄 20 25 8 逃课人数 15 20 5
农村城镇 9 8 8 4 5 2
县级城镇 3 9 11 无 6 7
地级以上 3 4 4 无 3 2
调查结果表明:
①从整体上来说,逃过课的学生比率高达60%
②从年级上来说,随着年级的递增逃课的人数由递增到递减,呈现 “波峰”状.从表二可以看出,
大一逃课率占总人数的15%; 大二逃课率占整人数的29%; 大三逃课率占整人数的15%.
③从性别上来说,男生的比女生的逃课率高出27%.
七、总结
无论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逃课成风毕竟不是正当的,它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说,对于逃课不管肯定不行,关键在于怎么管。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里,逃课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正在引起更多关注,这是件好事,关注才能引起重视,并进而获得解决。要杜绝大学校园的逃课现象,单纯地“堵”解决不了问题,应对之策是疏导,各方都应作出积极的努力。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当然,作为学生,更应明确学习目标,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在逃课风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八、讨论
通过本次历时一个学期的的调查研究,我们对这个课题有刚开始选择的萌芽了解到现在对大学生选择逃课的理由与态度,我们都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逃课的不良影响。就算师院的老师再年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多么无趣等一大堆的缺陷,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既然是老师,他必定有我们所没有的,具有我们可以吸收的,也许不是他的阅历,不是他的学识,但或许是它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等,因此,我想我们的不必去批判老师,批判学校,而应该去发现,去寻找我们所没有的,可以获得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此给各方面几点建议,或许能更好地满足学校、老师、学生等的需要:
首先,对学校来说,搞好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取消某些专业 性不强的课程,如家具,工业专业的物理,化学,语文课程等,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纯粹地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才教,应当让学生过早得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专业的社会动态,否则学生的心理是难以接受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也没有精力再安心的学习。同时学校应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很有用的。对学生的生活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尤其是爱情观的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