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山东农业保险调查报告

    时间:10-14 10:03: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调查报告阅读:8228

    概要:从保险公司内部因素看: (一)农险业务风险大,经营不稳定。农险业务风险具有普遍性、区域性、伴发性等特点,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从保险损失的角度看,具有巨大性、非均衡性和不可预见性。如1998年夏季,全省因暴雨洪水就造成3.3亿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达2.1亿亩,这对任何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从农业保险的实践来看,要么一年期间一次灾害都没发生,要么一旦发生,损失又是巨大的。一个风险周期长达几年、十几年,造成经营的不稳定性。 (二)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态度消极。目前,大部分产险公司是商业性保险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理念。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复杂,承保风险高,又缺乏巨灾保险或农业再保险保障,保险公司有后顾之忧,发展农业保险不积极。一是体现在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非专门化上,二是体现在激励机制的缺乏上,近年来保险公司内部很少组织农险业务的专项竞赛活动或推出促进农险业务发展的专门措施,使农险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 (三)农业保险险种针对性不强且改造缓慢。例如,现在大部分小麦产区实现

    山东农业保险调查报告,标签: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报告,http://www.laixuea.com

    从保险公司内部因素看: 

    (一)农险业务风险大,经营不稳定。农险业务风险具有普遍性、区域性、伴发性等特点,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从保险损失的角度看,具有巨大性、非均衡性和不可预见性。如1998年夏季,全省因暴雨洪水就造成3.3亿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达2.1亿亩,这对任何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从农业保险的实践来看,要么一年期间一次灾害都没发生,要么一旦发生,损失又是巨大的。一个风险周期长达几年、十几年,造成经营的不稳定性。 


    (二)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态度消极。目前,大部分产险公司是商业性保险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理念。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复杂,承保风险高,又缺乏巨灾保险或农业再保险保障,保险公司有后顾之忧,发展农业保险不积极。一是体现在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的非专门化上,二是体现在激励机制的缺乏上,近年来保险公司内部很少组织农险业务的专项竞赛活动或推出促进农险业务发展的专门措施,使农险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 

    (三)农业保险险种针对性不强且改造缓慢。例如,现在大部分小麦产区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小麦火灾保险的风险很小,生命力下降。再如,沿海盐田的主要财产是盐和塑苫,固定资产寥寥无几,把盐田塑苫保险条款作为财产综合险的一个特约条款使用起来就不方便。此外,费率水平相对于农民的接受程度偏高,供需双方的契合点存在较大的落差。 

    (四)展业渠道不畅。原来保险公司代办网点遍布广大农村,改为营销服务部后,网点数量大大减少,逐户收取保费难度加大。 

    (五)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近几年由于农业保险业务萎缩,以及该险种在公司经营地位的下降,农业保险专家纷纷改行或离岗。加之很少举办农业保险业务培训,导致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后续不济。 

    三、发展山东农业保险的有利条件和基本思路 

    山东是农业大省,201x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453.2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达1010.8亿元。但同时山东也是农业灾害频发的省份,目前的农业风险保障非常脆弱,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制度意义重大。对外有利于农民转嫁风险,有效保障灾害之年减产不减收,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稳定农民收入和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有利于消除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后顾之忧,调动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通过发展农业保险来保护和支持农业,提高全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内则可使公司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信誉,加强同当地政府的联系,进而推动其他非农险业务的发展;可配合公司险种结构调整,扩大公司利润来源,从战略上巩固自身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在体现保险公司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些都为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应抓住机遇,把发展农业保险作为新形势下支农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落实。 

    (一)确定农险业务经营原则。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农险业务经营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尽可能促成政府对农业保险扶持政策的出台,在统筹兼顾保险企业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和扩大社会效益,充分体现对“三农”的支持和保障。 

    (二)重点发展有效益的险种。实践证明,效益是农业保险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保证农险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种植业保险应重点放在盈利性明 

    显的林木保险和农作物火灾、雹灾保险上。养殖业保险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具有规模、科学管理的养殖项目上,如奶牛保险、肉牛保险等。在农业保险的规模和效益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逐渐扩大风险保障种类和范围。 

    (三)创新营销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发展农村业务。 

    1.树立“大农险”的概念,积极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诸环节的财产险、责任险、货运险等业务,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综合保险、奶牛养殖一揽子保险等,将种养两业险与财产险进行捆绑销售,为客户提供“一揽于”保险服务,从而降低展业成本。 

    2.加强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农业资金投入、农业信贷等措施的落实,增强农民的投保能力,拓宽发展农村保险业务渠道。 

    3.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一是根据我国《保险法》“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的有关精神,争取政府对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费和管理费用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通过各级财政持续稳定的资金投人和保险公司与农户的互利合作,多渠道收取保险费。如利用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促成政府和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保险费资金支持。二是用足用好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列支各项涉农的税前抵扣项目,加速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积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格式,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汇报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