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时间:06-05 03:27:14来源:http://www.laixuea.com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8555

    概要: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陆羽虽然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多才善辩;虽然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以为是,却能听规劝。B.陆羽在苕溪时常独行山野,吟诵佛经、诗文,兴尽则号啕而返,因而楚地人把他比做当代的接舆。C.陆羽在天宝年间被任命为伶人的老师,河南太守李齐物觉得陆羽与众不同,便把自己的诗集给他。D.陆羽因躲避战乱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3分)B(信:约定)5.(3分)B(①说陆羽性格的优缺点;⑤是写李齐物赏识他;⑥是说陆羽的文章都是因时事而作。)6.(3分)D(&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羽虽然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多才善辩;虽然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以为是,却能听规劝。

    B.陆羽在苕溪时常独行山野,吟诵佛经、诗文,兴尽则号啕而返,因而楚地人把他比做当代的接舆。

    C.陆羽在天宝年间被任命为伶人的老师,河南太守李齐物觉得陆羽与众不同,便把自己的诗集给他。

    D.陆羽因躲避战乱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3分)B(信:约定)

    5.(3分)B(①说陆羽性格的优缺点;⑤是写李齐物赏识他;⑥是说陆羽的文章都是因时事而作。)

    6.(3分)D(“逃到江南之后,常写文章对社会现实加以讽刺或劝谕,因此遭到世俗之人的嫉恨”理解错误。原文说陆羽从小就爱好写文章,多加讽刺或劝谕,并非过江之后;遭到世俗之人嫉恨是因陆羽总是说实话,尽忠言。)

    7.(10分)(1)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造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大意2分,“结”、“关”、“谈”各1分,共5分)

    (2)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害羞;不好听的忠言,从不回避。(大意2分,第一个“善”、“羞”、“无所”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狭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朋友们规劝,就心胸开朗而不疑惑。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定,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陆羽)在湖州苕溪边建造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驾着一只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着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一条短裤。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