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参考答案:8.C(重大事情)9.D。都是连词,表顺承(A。利用/于是,就B。凭借/用C。被/担任)10. C(“改处州别驾”,并“以政绩斐然闻名四方”的是李皋)四、11.(1)一个人一天不吃两顿就会死的,哪里有时间上报! 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活数千人的性命,那就太好了!(日、再、暇、活、句式、语义各一分)(2)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出门对待友人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这样去做了以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一些知识,像他们两个这样为人岂能置身于列卿之间? (孝、悌、若、句式、语义各一分) 附:《旧唐书•李皋传》译文: 李皋,字子兰,是曹王李明的玄孙。少年时补官担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嗣承王位,授职都水使者,三次升迁官至秘书少监,都与正职俸禄相同。他多智谋,善于利用事机使得办事方便。侍奉太妃郑氏恭敬体贴,凭着孝顺而闻名。上元初年,京城干旱,一斗米价值数千钱,百姓死亡很多。 李皋估计俸禄不足以养活全家,屡次申请调任外官,朝廷不答应
“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阅读答案(附翻译),标签:高中文言文阅读答案知识,http://www.laixuea.com参考答案:
8.C(重大事情)
9.D。都是连词,表顺承(A。利用/于是,就 B。凭借/用 C。被/担任)
10. C(“改处州别驾”,并“以政绩斐然闻名四方”的是李皋)
四、11.(1)一个人一天不吃两顿就会死的,哪里有时间上报! 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活数千人的性命,那就太好了!(日、再、暇、活、句式、语义各一分)
(2)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出门对待友人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这样去做了以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一些知识,像他们两个这样为人岂能置身于列卿之间? (孝、悌、若、句式、语义各一分)
附:《旧唐书•李皋传》译文:
李皋,字子兰,是曹王李明的玄孙。少年时补官担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嗣承王位,授职都水使者,三次升迁官至秘书少监,都与正职俸禄相同。他多智谋,善于利用事机使得办事方便。侍奉太妃郑氏恭敬体贴,凭着孝顺而闻名。
上元初年,京城干旱,一斗米价值数千钱,百姓死亡很多。 李皋估计俸禄不足以养活全家,屡次申请调任外官,朝廷不答应, 李皋就故意触犯一点小罪,贬职温州长史。不久就代理温州知州。当年农业歉收,温州官仓存有官米几十万斛,李皋准备用来救济灾民,官府属员不敢奉行,叩头请求李皋等候皇上的旨意,李皋说道:“ 一个人一天不吃两顿就会死的,哪里有时间上报! 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活数千人的性命,那就太好了!”于是打开州仓放粮赈济,并以擅自开仓放粮的罪责,派人飞马上奏章自请处罚。皇上知道以后不但不怪罪,反而优诏嘉许他这样做,并加少府监职衔。李皋到属县巡视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在路旁哭泣,李皋十分同情地温言询问,老妇哭诉道:“本人是李氏妇人,有两个儿子,一名李钧,一名李锷。 在外做官二十年不曾回家一次,老妇穷得活不下去了! ”当时钧任职殿中侍御史,锷任职京兆府法曹,都是以文章考取高科,很有名望。李皋慨叹道:在家里面孝顺父母,出门对待友人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这样去做了以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一些知识,像他们两个这样为人岂能置身于列卿之间?因此上奏章弹劾,两人一并被除名永不录用。李皋改调处州别驾,代理知州,在任上政绩斐然而闻名四方。不久就被征召到京城,一时之间尚未及召见,李皋便上书论述为政之道,遂外放为衡州刺史。又因小事违犯了法度,降调潮州刺史。当时杨炎正好贬谪到道州,他清楚地知道李皋的情况,等到杨炎当了宰相,就重新任命李皋为衡州刺史。
起初,李皋的案件被御史审查时,李皋唯恐太妃担忧,从府中出来时穿平民服饰,回府以后仍穿官服,言谈笑貌一如平日,太妃竟一无所知。降调潮州则谎称升迁,到这时官复原职了,才哭泣着告诉太妃以往的经过,并且说道,不是很重大的事,孩儿不敢禀告,恐母亲挂念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