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8.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孩子们常常伏在地上,寻找这种草根,放在口里细细地嚼咀。”请稍加分析,指出这样写的作用。(4分) 答: 18.表现出窗内是一个春光少得可怜的世界,而孩子们不甘冷漠、乏味的生活,内心有追求和希冀。19.第五段写到小女孩“灵魂的休憩地”。文中“灵魂的休憩地”指的是哪里?为什么它能成为小女孩“灵魂的休憩地”?(4分) 答: 19.“灵魂的体憩地”指有着“几扇矮小窗子”的地窖,它通向窗外的花园。成为小女孩“灵魂的休憩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地窖比起“死气沉沉的校舍,多少有些神秘”;从地窖的矮窗口可见到窗外美丽、和谐、自由的春光,进而有所追求,跟着春风,一同飞翔。20.根据文意,说说“窗外的春光”的多层含意。(6
窗外的春光庐隐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标签:文学阅读答案,http://www.laixuea.com18.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孩子们常常伏在地上,寻找这种草根,放在口里细细地嚼咀。”请稍加分析,指出这样写的作用。(4分) 答: 18.表现出窗内是一个春光少得可怜的世界,而孩子们不甘冷漠、乏味的生活,内心有追求和希冀。 19.第五段写到小女孩“灵魂的休憩地”。文中“灵魂的休憩地”指的是哪里?为什么它能成为小女孩“灵魂的休憩地”?(4分) 答: 19.“灵魂的体憩地”指有着“几扇矮小窗子”的地窖,它通向窗外的花园。成为小女孩“灵魂的休憩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地窖比起“死气沉沉的校舍,多少有些神秘”;从地窖的矮窗口可见到窗外美丽、和谐、自由的春光,进而有所追求,跟着春风,一同飞翔。 20.根据文意,说说“窗外的春光”的多层含意。(6分) 答: 20.一是现实中的春光,眼前所见窗外的阳光,以及素心兰等撩起思绪的春光;二是回忆中的春光,童年时在教会学校地窖中她所见到并给心灵以安慰的窗外的美丽世界;三是寄托中的春光,她曾幻想自己变成蝴蝶和小鸟自由快乐地飞翔。故窗外的春光象征着美好、和谐、自由的生活。
文章赏析(13分) 21.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3分) (1)《窗外的春光》主人公形象赏析 (2)《窗外的春光》写作思路赏析 21.赏析示例 (1)《窗外的春光》主人公形象赏析 本文刻画了一个有着不幸的童年却热爱生活,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女子形象。她从小因为“脾气古怪”而不被家人所理解,十来岁时被送到寄宿学校学习。那里“环境异样的枯燥”,没有花草树木,没有欢歌笑语,甚至没有朋友。学校管理严厉,“黑漆的大门严严的关着,整月整年不许孩子走出那所筑建庄严的楼房,就连从门缝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只是一个梦想”。所以,当她偶然发现通过地窖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园和美丽的春光的时候,尽管地窖冷冰冰的,比校舍更阴森可怕,却成了她精神的乐园,“灵魂的栖息地”。人间的冷漠使她“疏狂孤介”,人世的缺陷使她叹息,窗外的春光给她安慰和快乐,“维系着她的生命”,给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希望这春光——美好、和谐、自由的生活永驻人间的愿望。 (2)《窗外的春光》写作思路赏析 文章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几天不曾见太阳的影子,沉闷包围了她的心”,然而,“今早从梦中醒来”看到“耀眼的阳光”和几朵盛开的素心兰,闻到“沁人心脾的幽香”,顿时精神振奋,“她深切地意识到,窗外已充满了春光”。行文至此,既点了题,又暗示着窗外的春光对“她”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作者以“二十年前的一个梦影,从那深埋的心底复活了”引入“她”对往事的追忆——童年的不幸经历,窗外的春光带给“她”的安慰和快乐,使读者明了“她”为什么这么热爱窗外的春光。最后,“她”的思绪又回到现实,“阳光渐渐的已移到那素心兰上,这目前的窗外春光,撩拨起她童年的眷恋”,引出“她”对现实的感慨和美好祝愿。“阳光”和“素心兰”在此不仅代表“窗外的春光”,也是行文的线索。这样安排材料,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密。
Tag: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阅读答案,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 - 阅读训练 - 文学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