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红楼梦诗词鉴赏(1篇)

    时间:10-14 10:26:28来源:http://www.laixuea.com 诗词赏析阅读:8991

    概要:吃肥蟹,饮醇酩,赏艳菊,作佳诗,何等富贵风流!然而透出的气息却是如此凄凉惨淡。这是《红楼梦》常用的手法,也是作者的高明处。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诗词鉴赏】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

    红楼梦诗词鉴赏(1篇),标签:诗词赏析范文,http://www.laixuea.com
      吃肥蟹,饮醇酩,赏艳菊,作佳诗,何等富贵风流!然而透出的气息却是如此凄凉惨淡。这是《红楼梦》常用的手法,也是作者的高明处。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诗词鉴赏】
      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这是一篇乐府体诗,诗题《秋窗风雨夕》恰与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对仗,而且是“反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的是作者在温馨恬谧的春夜里的绵绵情思,只有一点淡淡的哀愁和怅惘;而<秋窗风雨夕)则是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初秋”,只消一场暴风雨,就要万卉凋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香菱咏月诗三首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wai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诗词鉴赏】
      第四十八、四十九回书里写了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这位由小姐沦为奴婢的聪明姑娘,受了大观园女诗人们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拜黛玉为师,专心致志,冥思苦想,由不会到会,终于写出比较像样的诗来。这三首诗代表了她学诗的三个阶段。用的是“十四寒”韵。www.laixuea.com
      这三首诗,一首比一首进步,最后一首最好。
      第一首诗,想象力贫弱,用词也落俗套。如“常思玩”、“不忍观”,就直白无味;“悬玉镜”、“挂冰盘”之类也都是现成话,没有新鲜感,所以黛玉批评说“措词不雅”。
      第二首诗,“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已经有些诗味了,但“残粉涂金砌”,“轻霜抹玉栏”之类的句子,刻意追求所谓“雅”,结果显得牵强、生硬,所以黛玉批评说:“过于穿凿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诗词赏析诗词赏析范文语文学习 - 古代文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