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

    时间:10-14 09:42:49来源:http://www.laixuea.com 会议发言阅读:8803

    概要:第二,村通水泥(油)路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公路结构调整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题中应有之义。公路基础设施由低级路面向高级路面调整,会带来运输车辆结构的调整,会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调整。把土路改造成为水泥路或油路,与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形成网络,就会使农村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第三,村通水泥(油)路是实施交通发展战略的需要。交通部《公路水路“十五”发展计划》确定今后公路建设的重点为国道主干线系统、区域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网络。按照这一发展规划,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和公路建设实际,我们提出了构建“三大路网”的战略构想,一是“大十字”高速公路网。以长治为中心,太原一长治一晋城为南北通道,邯郸一长治一临汾为东西走向,全长233公里。二是“四纵四横”高等级公路网。总里程1118公里,覆盖了全市主要通道和

    市“村村通”工程建设经验介绍,标签:发言稿,开学典礼发言稿,http://www.laixuea.com
    第二,村通水泥(油)路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公路结构调整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题中应有之义。公路基础设施由低级路面向高级路面调整,会带来运输车辆结构的调整,会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调整。把土路改造成为水泥路或油路,与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形成网络,就会使农村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有利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村通水泥(油)路是实施交通发展战略的需要。交通部《公路水路“十五”发展计划》确定今后公路建设的重点为国道主干线系统、区域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网络。按照这一发展规划,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和公路建设实际,我们提出了构建“三大路网”的战略构想,一是“大十字”高速公路网。以长治为中心,太原一长治一晋城为南北通道,邯郸一长治一临汾为东西走向,全长233公里。二是“四纵四横”高等级公路网。总里程1118公里,覆盖了全市主要通道和出口。三是农村公路网。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技术改造和延伸通达深度。我们将这三级路网结构分别比做人体的“主动脉”、“次动脉”和“毛细血管”。村村通水泥(油)路就是让“毛细血管”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血管”通畅,“肌体”才能强壮。
    第四,村通水泥(油)路是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公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产业,对扩大市场需求、加速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我市具有丰富的石料资源,水泥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从我市实际出发,大力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仅20xx年一年就拉动水泥需求150万吨,增加税收2000多万元,同时带动钢铁、煤炭、建材、旅游等相关产业。
    第五,村通水泥(油)路是实现群众利益的需要。“三个代表”的落脚点,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修好路、快致富。黎城县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振兴全县经济的突破口,超前部署,奋力攻坚,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黎城的经验表明,只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再大的奇迹也能创造出来。
    二、依靠群众,全民共举,社会协同作战
    我们在革命老区太行山深处用两年的时间修建了4400公里水泥路和油路,创造了全国农村路网建设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的积极性。面对资金紧张、设备短缺、修路材料不足的客观现状,人民群众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他们说:“资金不足精神补、机械不足力气补、水泥不足石头补”。工程建设中,我们集中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领导带头,干群同心。全市自上而下都成立了村通水泥(油)路领导机构,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担任总指挥,并在交通局设立了办公室,对工程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市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参加修路劳动,深入工程一线与群众一起抬石头、打石子;县、乡、村各级领导与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哪里工程艰巨,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特别是乡(镇)干部,白天在工地劳动,晚上还要研究方案,病例了,打着吊针继续工作。群众感动地说:“这样的干部就像当年的老八路,真是在为老百姓出力办事。他们一来,我们心中有了底,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们脱皮掉肉也要把路修通修好”。领导的躬身带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密切了党群关系,增进了干群感情。
    (二)依靠群众,攻坚克难。全市“村村通”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层层宣传发动,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修路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信心更足,干劲更大。壶关县鹅屋乡地理条件差,是全县的贫困乡。他们发动全乡3500余人,凭着肩挑手推,连续大干40天,硬是把原来22公里长的道路路基,由4米拓宽到7米多,动用路基土石方12万立方米,人均16立方米。平顺县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常苏发,身患肝癌仍带领群众战斗在修路一线,14岁的女儿心疼父亲,将留了好几年的长辫子剪下了卖了90元钱让给父亲买药,可常书发却把钱捐出去修了路。当一条8公里的水泥路修成,群众载歌载舞欢呼时,常书发同志却永远离开了他深深热爱的故土,出殡那天,1000多名群众自发地赶去为他送行。东土池村69岁老人赵魁、南倒寺村71岁老人郭天福,自带干粮,住在工地,打石子、整路基,干部劝他们回家休息,他们说:“我们盼修路盼了几十年,今天终于盼到了。不把路修通决不回家,拼上一把老骨头也要干到底”。沁源县赵寨村仅有400余人,每天参加修路劳动的就有100多人,村民贺民治、张劲国、齐新样、田润等15个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坚持战斗在工地一线,村民们称他们是“十五老汉赛黄忠,修通大路为子孙”。牧花园村村民王和会,平时生活缺钱花舍不得卖羊,为了修路,他毅然把羊卖掉,捐款支持修路。沁县东仁村青年突击队员王永红,为多拉一车石头,不慎掉进了10多米深的沟里,肋骨折断四根,脾被刺破。武乡县的东坡村由于山高路不通,100多条光棍娶不上媳妇,听说要修路,他们喊着“修好路、娶媳妇”的口号,组成突击队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襄垣县古韩镇狐燕窝村女支书史婉华,自“村村通”工程开始后,每天坚持在工地与群众一同劳动,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83岁的薛光明老人推着小车在工地和年轻人比干劲,就连闺女出嫁的当天也坚持参加劳动。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很多。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这场硬仗中的真正英雄,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和强大的战斗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会议发言发言稿,开学典礼发言稿演讲致辞 - 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