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狠抓水利三项改革,努力完善基层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水管单位体制、水价和乡镇水利(水保)站“三项改革”,是事关基层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及水管单位良性运行的长远大计。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像抓防汛抗旱和工程建设一样狠抓水利“三项改革”,确定了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办好试点、积累经验,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改革思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进程。第一,知难而进地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湖北水管单位众多,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繁重。为此,我们采取专班负责、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办好试点、稳步推进等步骤和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全省水管体制改革总体进展较好。目前,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的16个市(州)已全部出台改革实施方案,正在组织实施;全省589个水管单位已有42个完成定性定编方案的编制工作,其中省管9个单位已完成5个,1个定性为公益性、4个定性为准公益性,省市4个共管单位全部定性为公益性,已累计定编5474个;剩下4个省管水库管理单位定性定编方案报省政府待批;部试点单位漳河工程管理局和樊口泵站管理处已完成定性定编
基层水利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标签:经验交流材料,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http://www.laixuea.com三、狠抓水利三项改革,努力完善基层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水管单位体制、水价和乡镇水利(水保)站“三项改革”,是事关基层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及水管单位良性运行的长远大计。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像抓防汛抗旱和工程建设一样狠抓水利“三项改革”,确定了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办好试点、积累经验,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改革思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进程。
第一,知难而进地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湖北水管单位众多,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繁重。为此,我们采取专班负责、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办好试点、稳步推进等步骤和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全省水管体制改革总体进展较好。目前,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的16个市(州)已全部出台改革实施方案,正在组织实施;全省589个水管单位已有42个完成定性定编方案的编制工作,其中省管9个单位已完成5个,1个定性为公益性、4个定性为准公益性,省市4个共管单位全部定性为公益性,已累计定编5474个;剩下4个省管水库管理单位定性定编方案报省政府待批;部试点单位漳河工程管理局和樊口泵站管理处已完成定性定编并落实了有关经费,内部改革已全面展开;16个省级试点单位都制定了工作计划,有5个单位的改革方案报当地政府待批。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四点体会。一是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改革是利益的调整,肯定是难事。尤其是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更是难上加难,但又势在必行。因此,必须把统一思想认识放在第一位,克难攻坚抓改革,理直气壮抓改革,不能有丝毫的犹豫观望。二是必须带头公关,争取支持。为争取政策、编制、经费等,我们反复向省领导、厅局领导甚至厅局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解释说明,一次不行,下次再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们的信念就是“不为个人私利,只为事业发展,个人没有什么失面子的事”。同时,厅领导还利用到地方检查工作之机,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协商有关事宜,推动地方水管体制改革,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必须办好试点,树立样板。试点办好了,可起到极好的引导推动作用。四是必须讲进度,求质量。进度固然重要,质量更要保证。针对有些地方为求进度,违背实际、不讲质量的现象,我们及时制止,甚至不惜推倒重来。在出台省级改革方案时,为一条保险政策问题,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协调一个多月,为维修养护经费政策问题,与省财政厅协调了近两个月,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
第二,以点带面地推动农业水价改革。我们坚持既减轻农民不合理水费负担,又有利于供水单位良性运行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水价改革。一是合理确定定价范围。参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出台的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我省出台的办法不仅包括了供水价格,还延伸到排水水价,解决了排涝水费收取问题。二是科学确定末级渠系水价构成。我省测算的末级渠系水价中,除干支渠供水成本水价外,还附加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群管费及渠道维修费,以利于渠道维修养护、长期利用。三是因地制宜办好试点。我们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办法,经过认真筛选,选择了漳河等4个大型水库灌区作为农业水价改革试点,抽调精兵强将进驻现场,重点实施两部制水价、终端水价、签订水利工程供用水合同、加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等改革,为全省水价改革积累了经验,提供了资鉴。四是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全省农民用水者协会如雨后春笋,仅72个大中型灌区就组建了767个,参与农户达32.9万户,控制灌溉面积208万亩。在推广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握三条,即以水系、渠系为单元组建协会;协会必须海选产生,不能与村委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协会代收水费中必须附加群管费和渠道维修费。这样,就保证了协会的独立性、能动性,使其能够在末级渠系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省水价改革工作初见成效,七大水库灌区“两部制”水价重新核定工作已经结束,各地积极探索以计量收费为主体的多元化水价制度,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体的新型用水管水组织和科学的水价机制逐步形成。通过实施水价改革,试点改革单位水费实收率达80-90 %,比改革前提高近20个百分点,用水户水费负担减少近20 %,实现了双赢。
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顺应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大势,按照抢抓机遇、理顺体制、转换机制、搭建平台、增强活力、促进发展的要求,我们在组织了三次大的调研活动基础上,根据湖区、丘陵、山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制订改革方案,确定乡镇水利站改革模式。在具体操作上,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原则,立足于建立基层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择优选用人才,配好乡镇水利助理员,落实有关政策,妥善安置分流人员。二是把搭建服务平台作为关键,结合实际,组建农村水利技术服务实体,承担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任务,以及农业生产和生活供水等经营服务项目。三是积极争取防汛任务重的县市保留水利站或设县市水利局派出机构。省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就此展开专题调研。目前,全省乡镇水利(水保)站改革正稳步推进,不少地方已完成调研和方案制订,有的地方已开始试点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实施改革,将为基层水利发展提供可靠的机构保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