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人民法院第二审行政判决书及范例

    时间:10-14 09:53:03来源:http://www.laixuea.com 法律文书阅读:8618

    概要:一、概念及作用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于当事人不服、又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经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参照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终结处理的书面决定。 人民法院通过第二审审理并以二审行政判决书结案,可以切实纠正第一审行政判决书可能发生的错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错案、错判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体现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正确指导和监督,有利于帮助下级人民法院提高行政审判工作质量,公正执法。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内容组成。(一)首部1.标题 标题分两行写明法院名称和文书种类。2.编号 写在标题的右下方。如:“[年度]×行终字第××号”。3.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二审案件当事人应写“上诉人”、“被上诉人”,并用括号注明其在原审中的诉讼地位。 原审有第三人的,除提出上诉的也写“上诉人”外,仍写“第

    人民法院第二审行政判决书及范例,标签:法律文书范本,法律文书大全,http://www.laixuea.com
    一、概念及作用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于当事人不服、又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经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参照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终结处理的书面决定。
        人民法院通过第二审审理并以二审行政判决书结案,可以切实纠正第一审行政判决书可能发生的错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错案、错判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体现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正确指导和监督,有利于帮助下级人民法院提高行政审判工作质量,公正执法。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标题分两行写明法院名称和文书种类。
    2.编号
        写在标题的右下方。如:“[年度]×行终字第××号”。
    3.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二审案件当事人应写“上诉人”、“被上诉人”,并用括号注明其在原审中的诉讼地位。
        原审有第三人的,除提出上诉的也写“上诉人”外,仍写“第三人”。
        原审上诉人都出上诉的,可并列为“上诉人”,不必再写被上诉人。
        当事人中只有一人或部分人上诉,如果诉讼标的是可分上诉,那么未上诉的当事人在此可不列出;如果诉讼标的是不可分上诉,未上诉的当事人可列为被上诉人。
        二审案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基本情况的表述,与一审行政判决的写法相同。
    4.案由、审判组织、审判方式和开庭审理过程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行政案件,在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都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而二审行政案件,则既可以开庭公开审理,也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59条“认为事实清楚”时,实行书面审理。故该项的写法应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情况来决定。行文格式如下:
        “上诉人×××因××(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度]×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写明到庭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书面审理的写“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1.事实
        该部分应包括上诉争议的内容以及二审法院依法查明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二审案件所审理的客体是一审法院的判决,二审案件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主要是通过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被上诉人的答辩表现出来的。这一段的表述,可先概括写明原审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结果,再简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及其主要理由,被上诉人的主要答辩内容以及第三人的意见。
        上诉争议的内容写完之后,应另起一行,写明二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2.判决理由
        理由,要针对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就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有无违反法定程序,上诉理由是否成立,上诉请求是否应予支持,以及被上诉人的答辩是否有理由等。进行分析论证,还应同时写明判决维持、撤销或者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
        阐述理由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参照制作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要求,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注重事实分析和法理分析,回答上诉争议的主要问题,引出合乎逻辑的公正结论。
        二审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应分别引用《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其中全部改判或者部分改判的,除引用《行政诉讼法》有关条款外,还应当引用改判所依据的实体法的有关条款。
    3.判决结果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不同的情形,有一种不同的判决处理结果: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上述三种用判决进行处理的不同的结果,在行文时可以分别表述为:
    (1)维持原审判决的,写成:

    [1] [2]  下一页


    Tag:法律文书法律文书范本,法律文书大全常用范文 - 法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