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数学学习|学习方法|电脑学习|教学大全|生活常识|句子大全|管理资料下载|范文大全
  • 土木,岩土,地基基础,基坑边坡,隧道立井生产实习论文

    时间:10-14 10:02:06来源:http://www.laixuea.com 实习总结报告阅读:8919

    概要:二、第一次支护作业包括:一次喷射混凝土、打锚杆、联网、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在巷道开挖后,应尽快地喷一层薄层混凝土(3-5mm),为争取时间在较松散的围岩掘进中第一次支护作业是在开挖的渣堆上进行的,待把未被渣堆覆盖的开挖面的一次喷射混凝土完成后再出渣。按一定系统布置锚杆,加固深度围岩,在围岩内形成承载拱,由喷层、锚杆及岩面承载拱构成外拱,起临时支护作用,同时又是永久支护的一部分。复喷后应达到设计厚度(一般为10-15mm),并要求将锚杆、金属网、钢拱架等覆裹在喷射混凝土内。完成第一次支护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应在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的二分之一时间内完成。目前的施工经验是松散围岩应在爆破后三小时内完成,主要由施工条件决定。在地质条件非常差的破碎带或膨胀性地层(如风华花岗岩)中开挖巷道,为了延长围岩的自稳时间,为了给一次支护争取时间,安全的作业,需要在开挖工作面的前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预支护),然后再开挖。在安装锚杆的同时,在围岩和支护中埋设仪器或测点,进行围岩位移和应力的现场测量:依据测量得到的信息来了解围岩的

    土木,岩土,地基基础,基坑边坡,隧道立井生产实习论文,标签: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http://www.laixuea.com
    二、第一次支护作业包括:一次喷射混凝土、打锚杆、联网、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
    在巷道开挖后,应尽快地喷一层薄层混凝土(3-5mm),为争取时间在较松散的围岩掘进中第一次支护作业是在开挖的渣堆上进行的,待把未被渣堆覆盖的开挖面的一次喷射混凝土完成后再出渣。
    按一定系统布置锚杆,加固深度围岩,在围岩内形成承载拱,由喷层、锚杆及岩面承载拱构成外拱,起临时支护作用,同时又是永久支护的一部分。复喷后应达到设计厚度(一般为10-15mm),并要求将锚杆、金属网、钢拱架等覆裹在喷射混凝土内。
    完成第一次支护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应在开挖后围岩自稳时间的二分之一时间内完成。目前的施工经验是松散围岩应在爆破后三小时内完成,主要由施工条件决定。
    在地质条件非常差的破碎带或膨胀性地层(如风华花岗岩)中开挖巷道,为了延长围岩的自稳时间,为了给一次支护争取时间,安全的作业,需要在开挖工作面的前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预支护),然后再开挖。
    在安装锚杆的同时,在围岩和支护中埋设仪器或测点,进行围岩位移和应力的现场测量:依据测量得到的信息来了解围岩的动态,以及支护抗力与围岩的相适应程度。
    一次支护后,在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进行第二次支护和封底,即永久性的支护(或是补喷射混凝土,或是浇注混凝土内拱),起到提高安全度和整个支护承载能力增强的作用,而此支护时机可以由监测结果得到。
    对于底板不稳,底鼓变形严重,必然牵动侧墙及顶部支护不稳,所以应尽快封底,形成封闭式的支护,以谋求围岩的稳定。
    2.4.4、新奥法适用范围
    ① 具有较长自稳时间的中等岩体;
    ② 弱胶结的砂和石砾以及不稳定的砾岩;
    ③ 强风化的岩石;
    ④ 刚塑性的粘土泥质灰岩和泥质灰岩;
    ⑤ 坚硬粘土,也有带坚硬夹层的粘土;
    ⑥ 微裂隙的,但很少粘土的岩体;
    ⑦ 在很高的初应力场条件下,坚硬的和可变坚硬的岩石;在下述条件下应用新奥法必须与一些辅助方法相配合
    ① 有强烈地压显现的岩体;
    ② 膨胀性岩体(要与仰拱与底部锚杆相配合);
    ③ 在一些松散岩体中,要与钢背板与之配合;
    ④ 在蠕动性岩体中,要与冻结法或预加固法等配合;
    在下列场合中应用应慎重
    ① 大量涌水的岩体;
    ② 由于涌水会产生流砂现象的围岩;
    ③ 极为破碎,锚杆钻孔、安装都极为困难的岩体;
    ④ 开挖面完全不能自稳的岩体等。
    2.4.5、新奥法的缺点主要有
    ① 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② 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
    ③ 用能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
    ④ 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
    新奥法施工是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又在不断实践经验中得以丰富其内容和进一步发展,新澳法施工在我国推广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科研、设计、施工三结合,在修建下坑、西坪、大瑶山、军都山等铁路隧道以及中梁山、二郎山、西山坪等多座公路隧道中,应用新奥法远离及其相应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不可否认,新奥法也存在不少缺点,不过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把新奥法不断完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隧道掘进还有盾构法、明挖法和沉管法施工技术。
    盾构是一种钢制活动防护装置或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在他的掩护下,头部可以安全的开挖地层,尾部可迅速地拼装隧道永久衬砌,并将衬砌与土层之间的空隙压浆填实。盾构推进主要依靠盾构内部设置的千斤顶,如此不断开挖不断拼装,并不断推进,借助盾构这种施工机械可用较快的速度完成隧道施工作业循环,直至隧道建成。
    盾构的种类按其结构特点和开挖方式可分为:
    ①手掘式盾构:有敞开式、正面支撑式和棚式,此类盾构辅以气压法或降水法等疏干地层的措施并使用必要的正面支撑后,可适用于各种地层中,特别是地下障碍较多的地层;在精心施工的条件下,亦可将地表变形控制到中等或较小的程度。
    ②挤压式盾构:有全挤压、局部挤压、网格等形式。仅适用于软弱黏性土层,适用范围较狭窄,在挤压推进时,对地层土体扰动较大,地面产生较大的隆起变化,所以在地面有建筑物的地区不宜使用,只能用在空旷的地区或江河底下、海滩处等区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Tag:实习总结报告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报告汇报 - 实习总结报告